三磷酸胞苷(CTP)合酶是生化教科书上解释酶与底物相互作用的经典案例,它负责催化生物从头合成CTP的最后一步和限速步骤,在促进活跃的细胞代谢中起着关键作用。2010年,牛津大学刘冀珑实验室(现于上海科技大学)于果蝇卵巢中发现CTP合酶会形成一种大型的丝状无膜结构并命名为“细胞蛇”,随后这一现象相继在不同物种中被发现,并可能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尽管人们对CTP合酶的研究已有70多年的历史,但CTP合成过程中配体与酶结合的方式与机理及其构象变化仍不清楚,直到近期才精确定位了该代谢酶结构中的所有配体。这样的研究是如何进行的?我们邀请到本文共一、来自刘冀珑组的郭陈君师兄,来和我们聊一聊CTP的故事~
相关文章:Zhou X, Guo C J, Chang C C, et al. Structural basis for ligand binding modes of CTP synthase[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21, 1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