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红|概念隐喻的普遍性、趣味性与争议性(一)

579
关注
正在缓冲...
00:00 / 00:00
自动
    倍速
    • 2.0x
    • 1.5x
    • 1.25x
    • 1.0x
    • 0.75x
    • 0.5x
    100
    更多播放设置
    播放方式
    视频比例
    其他设置
    -人正在看
    已装填 0 条弹幕
    自动平衡不同视频间的音量大小
    平衡音量同时保留更多声音细节
    关闭音量均衡
    开启画中画
    宽屏模式
    网页全屏
    进入全屏 (f)
    关闭弹幕 (d)
    视频底部15%部分为空白保留区
    特殊颜色、运动形式的弹幕
    反馈
      7
      投币
      26
      3
      主讲人:刘宇红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讲座题目:概念隐喻的普遍性、趣味性与争议性 刘宇红,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5年至2006年在美国休斯敦Rice University访学。主要研究方向涉及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语言哲学、语义学、语用学、神经语言学,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专著17种 摘要:以某些工业产品的设计作为案例来研究,可以发现:设计者表现出对于隐喻思维不自觉的顺从,客户也展示出无师自通的正确的使用习惯。证明人类的思维和行为都具有隐喻性。 概念隐喻的趣味性,体现在普遍存在的语言游戏中,语言游戏的设计者、传播者和解读者,都在语言游戏中感受到人类隐喻思维的美妙,并产生审美共振。 概念隐喻的争议性,体现在自古至今的哲人对于隐喻修辞的不同态度。从普通人的亲身体验来看,隐喻修辞既可以给世人带来飞扬的文采,也可能在逻辑上无法自治,甚至堕入无法自拔的逻辑陷阱。
      BLCUer 厚德载物 越见青山
      弹幕列表
      弹幕列表
      屏蔽设定
      高级弹幕
      弹幕列表填充中...
      客服
      顶部
      赛事库 课堂 2021拜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