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指导的冠状病毒疫苗设计及未来方向-王年爽博士

2286
1
2022-08-22 16:21:05
正在缓冲...
50
26
168
57
“结构指导的疫苗设计”是过去十年间发展起来并取得重大突破的疫苗设计新技术。以脯氨酸突变为核心的S蛋白稳定化方法,能大大提升融合前构象S蛋白的表达量、稳定性和免疫原性。这一设计策略被广泛应用到新冠疫苗的设计和开发当中,成为当下国际上新型疫苗(包括mRNA疫苗)设计使用的主流免疫原,推动了多款高效疫苗的成功研发和上市,并在全球范围内惠及几十亿人。那么,结构指导的疫苗设计策略是如何在新冠疫苗研发中心发挥作用的呢?将来又将对高难度疫苗的研发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王年爽,清华大学博士,现为Regeneron研发科学家。从事包括SARS-CoV、MERS-CoV、SARS-CoV-2在内的冠状病毒研究近十年。主要进行Spike蛋白的结构、功能和抗原特征研究,以及与之相关的中和抗体和疫苗的新技术开发,尤其专注于针对冠状病毒的“结构指导的疫苗设计”研究。2020年2月与实验室成员一起解析第一个新冠病毒S蛋白结构。于2016年发明了通过脯氨酸突变来稳定S蛋白的“S-2P”技术,能大大提高S蛋白的表达量、稳定性和免疫原性,并被广泛认可为一种针对多种冠状病毒(包括新发冠状病毒)适用的疫苗抗原设计策略。该技术在新冠病毒暴发以后很快被应用于Moderna, Pfizer/BioNtech, J&J ,Novavax等公司生产的数十亿剂疫苗产品中。论文他引总计超过1.3万次,有3项中国发明专利和7项国际发明专利。
深耕RNA治疗领域的专业媒体

科学3分钟·2025全国科普微视频大赛

3分钟分享一个科学知识,万元大奖等你来拿!
客服
顶部
赛事库 课堂 2021拜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