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足厥阴肝经 — 太冲穴 — 防治脂肪肝

2496
2
2024-09-11 11:33:41
正在缓冲...
36
10
66
27
太冲,出自《灵枢·本输》。是足厥阴肝经上的腧穴,亦为肝经的输穴、原穴。太,大也。穴当冲脉之支别处,肝与冲脉相应,脉气合而盛大,故名太冲。 位于足背,第1、第2跖骨间,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波动处。有足背静脉网,第一跖背动脉;布有腓深神经的背侧神经,深层为胫神经的最低内侧神经。直刺0.5-0.8寸。 太冲,太,大也。冲,冲射之状也。意指通过按揉太冲穴可以把人体郁结的气最大限度的冲出去。不管你是爱发火还是生闷气,按揉此穴,都能化解你的怒气,可缓解因生气引起的一些疾病。因此,太冲穴又常常被人们称作“消气穴”。 功能:平肝息风,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主治:中风、眩晕、月经不调、痛经、黄疸、胁痛、癃闭等。 1、现代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头痛头晕、疝气、失眠、肝炎、乳腺炎、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收缩不全、血小板减少症、颈淋巴结核、肠炎、尿路感染、四肢关节酸痛、肋间神经痛、腰痛、下肢痉挛,各种昏迷等。 2、现代研究,针刺太冲有较好的降压作用。太冲对嗜酸性白细胞的调节作用很敏感。有报道针刺太冲、内关、素髎等穴,对呼吸功能衰竭者有较好疗效。对青少年近视眼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自动连播
43.0万播放
简介
肺经和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
手厥阴心包经
胆经和肝经
手少阳三焦经
任脉和督脉
169、足少阳胆经 — 瞳子髎穴 — 治疗迎风流泪
05:35
170、足少阳胆经 — 听会穴 — 治疗耳聋耳鸣
05:41
171、足少阳胆经 — 上关穴 — 消除三叉神经痛
05:42
172、足少阳胆经 — 率谷穴 — 醒酒解醉之法
05:41
173、足少阳胆经 — 天冲穴 — 治疗牙龈肿痛
05:39
174、足少阳胆经 — 浮白穴 — 治疗少年白头
05:40
175、足少阳胆经 — 阳白穴 — 防治老花眼
05:40
176、足少阳胆经 — 目窗穴 — 缓解眼睛疲劳
05:39
177、足少阳胆经 — 风池穴 — 治疗风寒感冒
05:35
178、足少阳胆经 — 肩井穴 — 治疗肩背痹痛
05:39
179、足少阳胆经 — 日月穴 — 治疗胆囊炎
05:35
180、足少阳胆经 — 京门穴 — 补肾益气
05:42
181、足少阳胆经 — 带脉穴 — 减少腰腹赘肉
05:33
182、足少阳胆经 — 中渎穴 — 疏通胆囊结石
05:33
183、足少阳胆经 — 维道穴 — 治疗慢性尿潴留
05:32
184、足少阳胆经 — 阳陵泉穴 — 缓解肝气郁结
05:38
185、足少阳胆经 — 阳交穴 — 治疗心悸之法
05:43
186、足少阳胆经 — 外丘穴 — 治疗老寒腿
05:40
187、足少阳胆经 — 光明穴 — 治疗眼睛痛痒
05:42
188、足少阳胆经 — 悬钟穴 — 缓解疼痛
05:36
190、足少阳胆经 — 侠溪穴 — 清泻肝火
05:40
189、足少阳胆经 — 丘墟穴 — 泻火之法
05:35
190、足少阳胆经 — 足窍阴穴 — 缓解结膜炎
05:37
192、足厥阴肝经 — 行间穴 — 祛心火
05:41
191、足厥阴肝经 — 大敦穴 — 治疗疝气
06:27
193、足厥阴肝经 — 太冲穴 — 防治脂肪肝
05:35
194、足厥阴肝经 — 中封穴 — 保养精血
05:35
195、足厥阴肝经 — 蠡沟穴 — 治疗白带异常
05:31
201、足厥阴肝经 — 中都穴 — 治疗崩漏
05:42
202、足厥阴肝经 — 膝关穴 — 治疗膝关节疼痛
05:33
203、足厥阴肝经 — 阴包穴 — 消气护肝之法
05:39
204、足厥阴肝经 — 章门穴 — 祛除黄疸
05:42
205、足厥阴肝经 — 期门穴 — 治疗肝炎和胆囊炎
05:40
客服
顶部
赛事库 课堂 2021拜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