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D自压
节选自卡拉扬版《卡门》。
卡门:格蕾斯·班布丽 Grace Bumbry (女中音)
格蕾斯·班布丽 (1937 - 2023),美国女中音歌唱家。这位著名歌手拥有辉煌的职业生涯,演出足迹遍及全球。她打破了肤色障碍,成为第一位在德国拜罗伊特音乐节登台的黑人艺术家。
班布丽生于美国圣路易斯,少年时期,她母亲带她去看玛丽安·安德森在当地的演出。安德森迷人的歌喉改变了班布丽的生活,她当时便下决心成为一名歌手。虽然从7岁到15岁一直在学钢琴,但班布丽真切希望成为一名古典音乐歌手。17岁那年,班布丽为安德森演唱,给后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将这位年轻的歌手推荐给她的著名经纪人索尔·胡罗克。
1954年,这位黑肤色少女赢得了一家电台才艺比赛的冠军,并获得了在圣路易斯音乐学院学习的奖学金。但由于学校实施种族隔离,班布丽不能与白人学生一起上课,她母亲便拒绝了该校的录取。后来,班布丽在演唱中崭露头角,学校的录取书蜂拥而至,班布丽遂进入波士顿大学学习,后来转到西北大学和加利福尼亚的西部音乐学院,跟随誉满天下的德国女高音洛特·莱曼学习美声技巧。班布丽的歌剧处女秀上演于1960年,在著名的巴黎歌剧院担任威尔第《阿依达》中的主角。她在巴黎的成功归功于杰奎琳·肯尼迪的帮助,这位总统夫人和美国驻法国大使馆一起为班布丽争取到了在歌剧院的面试机会。
班布丽的名声终于为她打开了拜罗伊特音乐节的大门。次年,她成为第一位在理查德·瓦格纳剧院演唱的黑人艺术家,扮演《唐豪瑟》中维纳斯一角。如此著名的艺术节启用一个美国黑人而不是北欧金发女郎来演唱,遭到了歌剧纯粹主义者和德国媒体的质疑。班布丽没有理会这些争议,在该剧的首演之夜,全场起立为她鼓掌达30分钟之久,从此她赢得了“黑色维纳斯”的雅号。
1962年,班布丽在日本饰演比才歌剧《卡门》中的女主角,这是第一次由黑人女歌唱家来扮演这一角色。这次成功的演出,奠定了她在西方声乐界的地位,以后,《卡门》便成为班布丽最拿手的保留曲目之一。
《爱情是只自由鸟》是19世纪法国作曲家比才创作的歌剧《卡门》中的一个著名唱段。《卡门》剧情讲述的是漂亮而性格不羁的吉卜赛姑娘卡门爱上了军士唐霍塞并使其陷入情网,唐霍塞因此舍弃了原来的情人离开军队加入卡门所在的走私贩行列。但不久卡门又爱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洛,于是唐霍塞与卡门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最后,倔强的卡门断然拒绝了唐霍塞的爱情,死在唐霍塞的剑下。卡门所唱的《爱情是一只自由鸟》,是一首表现她性格的歌曲,卡门热情奔放、魅力诱人的形象,配上改编自哈巴涅拉的舞曲,相得益彰。
这首咏叹调演唱时的剧情为,烟厂的女工们工间休息的时间到了,卡门与女工们来到广场上,在广场上的男人们围着卡门大献殷勤。卡门却盯上了目不斜视的哨兵班长唐·豪塞,于是便踏着哈巴涅拉舞曲节奏,对唐·豪塞示爱,唱起了这首咏叹调。
因为这首咏叹调采用了哈巴涅拉舞曲的节奏,所以也有人直接把这段音乐称为“哈巴涅拉舞曲”。哈巴涅拉舞曲,起源于古巴的哈瓦那地区,节奏与探戈近似,后传入欧洲,被欧洲的吉普赛人发扬光大。
《爱情像一只自由鸟》既是卡门的出场亮相的乐曲,也是卡门这个吉普赛女郎妖艳、奔放、热情与不羁的淋漓写照。
这首咏叹调为2/4拍,结构是带副歌的二部曲式,即乐曲由A+B两段组成,当第二次重复时A段音乐不变,但歌词改变,而B段作为副歌部分,则词曲都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