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0月,初代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在全国数百个单位上万人的精心研制、安装调试下实现正负电子对撞、安装调试下实现正负电子对撞。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数千台设备90%以上由国内自行设计建造。它的建成使我国在世界高能物理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也推动了我国加速器、探测器、互联网和高性能计算等高技术的发展。 目前第二代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II)居于粲能区对撞机的国际领先水平。 北京谱仪(BES)是首个由我国主导发起的国际大科学装置。作为正负电子对撞机的“眼睛”,北京谱仪探测并记录正负电子对撞后发生的全过程,对撞后产生的粒子要在这里进行分析和研究。 1991年5月,北京谱仪国际合作组正式成立,成为首个由中国主导发起的国际大科学实验。北京谱仪实验国际合作组由最初来自中国的60余名和美国的20余名物理学家,发展到BESIII国际合作组由来自16个国家的83个研究单位、500多名合作者组成。 作为目前世界唯一运行在陶粲能区的高亮度正负电子对撞实验装置,北京谱仪已成为当前强子物理和粲物理前沿的重要实验装置之一。30多年来,北京谱仪实验取得了一系列令世界瞩目的科学成果,同时为推动国际科技合作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