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直播带货行业,又翻了一辆新车。
21日,是郑爽生日,一向和她关系铁的平台某手,搞了一个5小时的直播,本来想着吃着蛋糕,唱着歌,顺道再把货带了。
但是,谁能想到:我们的爽儿,从不按套路出牌。开始的时候还非常关心带货成绩,可是带货数字一直不理想:
自己也纳闷,人家一开售就抢光,到自己这儿,怎么就一直有货呢?
爽儿的直播表现也非常不专业,连自己代言的口红都说不出色号,知道成绩不好之后又开始找借口:我压根就不想带货,我有我自己的直播风格,直播不能太商业化等等等等。
到了直播后半程,郑爽直接心态崩了,甚至把两个帮忙的助播赶出了直播间,直播一度暂停,观众只能在镜头里看那迷人的夜上海,大半夜直接给我看得网抑云了。
这一套“仙女组合拳”下来,爽儿以一己之力把平台、合作方、团队、助播全给拉进了坑里,实力演绎什么叫做“多输”。
其实这已经不是郑爽第一次出“状况”了,我倒是不怎么关心郑爽,但是如此大的活动,竟然会出现这种规模,这么低级的错误,琢磨一下背后人与商业组织的逻辑关系,会更有意思。
很多投资大佬都信奉一个原则:投资就是投人,其实明星产业更是如此,因为这个行业的核心资产是人。
从我的经验来看,以人为核心的行业,最后能爬上金字塔顶端的都不是凡人。
很多人觉得明星这活儿没什么技术含量,不过是跑跑通告,唱唱歌,跳跳舞,上综艺装疯卖傻,就有大把的钞票拿。
确实很多功成名就的明星已经在混吃等死,但是当年打天下的时候,这帮人是真吃过苦的。
都是刚入行,大家各方面都差不多,凭什么你能成为顶流呢?
单纯靠出卖自己,靠投机倒把?
别闹了,能豁出去的多了去了,明星的核心竞争力还是人气和给大哥们赚钱的能力。
各行各业普遍都存在一个公理,投机倒把或许可以小富,但是想要大成,必须得有过硬的业务能力做支撑。
最牛逼的那一波往往是又聪明又能干,又会投机倒把。
看一下顶流们的日程,忙起来的时候真的是恐怖,通宵连轴转是常事,日夜颠簸,舟车劳顿更是家常便饭。
这种情况下还要保持好情绪和状态是非常困难的。
我极度疲劳的时候,情绪也容易失控。
别觉得只要给钱多,什么问题都能克服,我见过太多,连轴转几天,最后用钱砸也不愿意再肝的人了。
吃苦,抗压本身也是一种稀缺的天赋能力。
明星是青春饭,想要拉高ROI,就得挤压档期,一个成功明星的基本要求就是:能够胜任这种高强度,高密度的工作安排,不至于情绪失控。
很多从底层爬上来的艺人,都是精力旺盛,超抗压的人精,那种进了疲劳状态就失控崩溃的人,早早就被圈子淘汰掉了。
很多行业为什么入行有各种各样的门槛?
本质上就是为了筛选掉各种各样不靠谱的人。
有句老话叫:“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我们可以从经济的角度来理解:位置是什么?
是占有资源的层级。
不同量级的资源,需要不同的“能力”来把持,就跟黑社会占地盘一样,地盘的大小一定是和帮派的“暴力指数”正相关的。
要是一个弱鸡帮派,抢了一个大地盘,他一定维持不住。
在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里,嘴里不长牙,那就是一坨肉。
一个位置,如果一年可以赚到1000万,那你说,会不会有数不清的人,愿意花100万的成本,把现在这个人拉下来?
为什么,彼不可取而代之?
郭老师教育我们:只有同行之间,才有最赤裸裸的仇恨。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同行去攻击的动力是最充分的,只要漏出瑕疵,就一定有人出来踩上几脚。
这个时候比拼的就是你能不能站稳立住。
德不配位,就是站不稳,立不住,出问题也是早晚的事情。
为什么科班正统出身的瞧不上半路出家的野路子?
因为野路子过的坎儿没人家多,大器晚成,总有晚成的原因。
人才筛选就是这样,毛遂当年说得好,真正牛逼的人,就像把锥子扔进口袋里,只要有锋芒,一下子就能扎出来。
扎不出来的,多多少少都有问题。
前段时间那一夜爆红的眉毛小吴,算是走了狗屎运,火了之后签了公司,接了广告,赚了点小钱。
结果呢?
在圈里屁股还没坐热呢,就迫不及待的想要给女粉丝看自己的大宝贝了。
业务能力且不说,太没有风险意识了,这个做派,真去混娱乐圈,第二集应该就该扫地出门了。
网红也是一个对人要求极高的行业,看看薇娅和李佳琦就明白坐在网红圈头把交椅的人是什么状态。
如果是按照正常的淘汰机制往上爬,小吴的这些烂事儿,压根就不会让公众看见,他连行业的门槛都摸不到。
在北方一些地方有这么句话:死狗扶不上墙。
为什么?
死狗如果硬往墙上扶,是会掉下来的。
前几年靠一首滑板鞋,火遍全国的庞麦郎,当时华数签了他,投了一堆资源,趁火接了200多场演出,本来有希望收回成本,结果庞对合同不满,当时压力太大,手机一关,直接玩起了人间消失。
前期投入泡汤不说,经济公司还面临着巨额的违约赔偿。
很多事情看着简单,但,也只是看着简单,所有需要和人竞争,从人堆里往外爬的行业,都不容易。
甚至在我的观察经验中,有一种“基因决定论”,从底层杀出来的这帮人,从生理上就跟普通人有区别。
之前参加一些行业聚会,能够明显的感觉到,从人群特征上看,不同段位的人,气质上是有明显差异的。
之前看一个关于高考的纪录片,里面有一个复读了好几年的小姑娘,她自己讲,高考一直失利的原因是,每次一到考试就紧张,一紧张就会腹泻。
这是一种生理层面的应激反应。
我当时就觉得,高考确实是一个滤网,通过一场相对复杂的测试,把人群进行特定方向的筛选,很多难以完成复杂任务的人,就被筛选掉了。
最早,我很反感所谓的“宿命论”,压根不相信什么冥冥之中,会有一个人安排好我的一切,但是慢慢发现,在我人生的每一个关卡,似乎确实存在某种选择偏好,某种类似宿命的力量,推着我做类似的选择。
可以这么理解,所谓的宿命,就是一个人生理基础和习惯的集合:
如果一个人遇事容易紧张,一紧张就会生理应激,甚至腹泻,他必然很难胜任复杂高压的工作。
这个生理特征就是推动他人生方向的一个重要力量,会左右很选择。
这是一个人身上的特征凝聚成的一种强大的惯性。
我们每一个人,人生中的无数选择,其实也是在被这股强大的惯性的力量推着走,不稳定的郑爽如此,你我亦是如此。
我是东半球第二正经的诗人 ,为了防止失联,请宝贝们抓紧分头关注
公众号:牛顿顿顿
知 乎:牛顿顿顿
微 博:牛顿顿顿HOT
别问为什么HOT,男人就应该HOT
本文为我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