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源石的神秘学符号含义研究简报(上)

源石的神秘学符号含义研究简报(上)

2020-04-14 13:00--阅读 · --喜欢 · --评论
粉丝:2.9万文章:52

源石的神秘学符号含义研究简报

Dr.银发三千雪满头


《源石(Originiums)及其对泰拉世界的影响综述》目录:

一、源石(Originiums)特征及泰拉世界自然环境综述

  1. 五类源石的特征简述

  2. 源石与天灾关系综述

  3. 源石的神秘学符号含义研究简报

二.源石对泰拉世界的能源结构及工业体系影响综述

三、源石对泰拉世界的社会形态影响研究简报

四、矿石病(Oripathy,又译“源石病”)及感染者(Infected,通常特指矿石病感染者)特征研究简报

  1. 矿石病感染切片的光学显微镜录像观察研究简报

  2. 罗德岛干员档案的矿石病产生原因及症状分析简报

  3. 慢性矿石病的产生、传播与症状综述

  4. 急性矿石病的产生与症状综述

五、源石技艺(Originium Arts,简称“Arts”)特征综述

《源石(Originiums)及其对泰拉世界的影响综述》专栏合集:点击前往


《源石的神秘学符号含义研究简报》是同人考据《源石(Originiums)及其对泰拉世界的影响综述》第一部分《源石(Originiums)特征及泰拉世界自然环境综述》的第三小节。



核心结论:

  1. 源石象征生命与轮回,是新世界的起源。

  2. 源石是泰拉世界的方舟,象征对泰拉种族和文明的保护与进化。

  3. 源石亦是泰拉世界的洪水,象征对泰拉种族和文明的毁灭与自然选择。

  4. 源石是一种浓缩精神能量的容器,作为天灾和源石技艺的起源,是神圣的赐福,能赋死物予生命。

  5. 源石可能预言了泰拉世界最终的毁灭,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以上仅为文章脉络,大量的重要结论散落在字里行间,建议不要错过)

注:由于引用文献过多,导致本文总字数虚高,请不要惊讶,耐心阅读。本文中部分未实装的干员资料来自解包员普兰黛拉。



面对自身无法完全解释的事物时,人类总会借助以下三个要素之一进行描述:魔法、宗教,或是一种未知的科学。这三种解释似乎从未同时出现……
——Dr.Stuart Hayward《特定背景下的恶魔,传说与童话》,节选

源石,英译“Originiums”,词根“origin”——中译“起源”,所以“源石”亦可被称为“起源之石”。作为泰拉世界应用最广泛的矿物之一,即使是在简单的烟花爆竹中,也有着它的踪影。源石早已渗入了泰拉生活的方方面面——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离不开源石。源石不仅是泰拉社会的支柱,更深刻地、潜移默化地融入了泰拉的文化,成为了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档案《源石》概念图,截选

因为源石的强大力量和重要地位,其逐渐在泰拉文明中演化出一种独特的、以平面几何图形“正方形”(通常遵循特定的摆放方式)为基础的符号文化。

需要注意的是,泰拉文明具有复杂而难辨的宗教文化体系,所以相应的符号文化亦是海纳百川,所以我们此处将会只选取其中与“源石”及其相关概念存在较高意象联系的方形文化符号,借此解读方形符号在泰拉源石文化中的含义。

——档案《源石符号文化》概念图,截选

当我们把方形符号从“源石”这一具体实物上抽象出来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简约而不失美感的图形。从几何角度来说,由四个定点及相邻两点间的线段在二维平面中确定的图形,被称为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这也就是我们对源石最基础的认知:源石具有不稳定性,是一种不稳定的矿物——这种不稳定并非是化学中所定义的“易常态下自然分解”的不稳定,而是上文所述的数学中“易受外界影响而改变自身形状”的不稳定。也就是说,泰拉的方形文化符号,在几何中对应源石“易因外界某种扰动而发生爆炸(自我蔓延)”的不稳定性。

不仅如此,在代数学中,正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完美地等于90°,每一个外角都相应地完美等于270°,其内角和为360°,外角和为1080°。十进制数字1080,是108的10倍,而108正是著名的宗教文化数字之一。

在我国本土几千年的道教文化中,“108”这个数字就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如道教将星宿划分为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合到一起的108则是天地神煞的总和;道教中仙人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府地,加起来总共是108个神仙居所;道教认为九天之上有三十六宫,七十二殿,加起来共有108座宫殿;而108声钟声,意思就是上报天庭。《水浒传》很具有道教特色,书中重点描绘的是一百单八将;中国武术中有南少林北武当之称,而少林绝学七十二艺和武当三十六功这108艺构成了中国武学颠峰;以讲究阴阳平衡以柔克刚的太极拳也是108式。道教还有圣贤难逃108岁之寿之说……
“108”这个三位数还和佛教有着不解之缘,它贯穿于佛教的日常生活和重要事务当中。如佛教法身有108个菩萨,念经用的佛珠通常为108粒,佛祖释迦牟尼佛于狮子座上,宣讲过108种法门。在我国宁夏建造的佛塔,也是108座;目前世界最高的观音像,是位于海南省三亚市的海上观音,它高于海面108米……还有一个现象,道教和佛教都有各自不同的解释。如我国各地寺庙自古以来,撞钟均为10 8下,为什么要敲108下?道教认为,这与岁月有关,因一年有十二月,二十四气,七十二侯(五日为一侯),加起来就是108,因此这108声就是一个整年,象征着完整、圆满的动作。而佛教认为,芸芸众生无边无际的烦恼可以概括为108种,敲钟108下,人听后可以消除全部烦恼。
——赵习水《大科技(科学之谜)·玄妙的“108”》,节选

其中,“108”这个数字,与“源石”存在两大显著的联系,其一是“圆满”,其二就是“寿命”——或者说,“生命”。关于前者,前文曾言及,源石的方形符号内角和是“360°”,同样象征着“圆满”,而古语常云“天圆地方”——也就是说,“源石”亦象征着圆满的“天”和方形的“地”(后文会对此作进一步诠释)。

——档案《罗德岛》龙骨概念图,截选
——档案《抹香鲸》骨骼构型图,截选

罗德岛舰船的龙骨,若是进行一次上下翻转,便是抹香鲸的骨骼。抹香鲸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的鲸目,而鲸在死去后常常会形成“鲸落”现象——所谓“鲸落(Whale Fall)”,就是指鲸死去后沉入海底的现象。当鲸在海洋中死去,其尸体最终会沉入海底,生物学家称这个过程为鲸落。一座鲸的尸体可以供养一套以分解者为主的循环系统长达百年,所以“鲸落”也指这种独特的生态系统。与这“鲸落”类似,人类中也有这种习俗,被称为“天葬”。

古之葬者厚衣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
——《周易·系辞传》

“天葬”是藏族的一种传统丧葬方式——人死后把尸体拿到指定的地点让秃鹫(或者其他的鸟类、兽类等)吞食,其核心是灵魂不灭和轮回往复。在天葬中,死亡被认为只是不灭的灵魂与陈旧的躯体的分离。这种“轮回往复”对应于“源石”的“圆满”,在泰拉世界中亦有体现:“天灾”导致出现“源石”,“源石”导致出现“感染者”,“感染者”(死亡后)导致出现“源石粉尘”,而“源石粉尘”又会导致出现更多的感染者……在这样的循环——或者说“轮回”中,“源石”就是其中的核心,尽管是在恶性循环,却仍旧供养着泰拉文明的生存(后文会花更多篇幅在揭示源石本质时对此作更进一步的诠释)。“罗德岛”选用这样一个符号,也许是在尘世中以“鲸落”自诩,纵然为世所累难以独善其身,却仍愿意撑起一片小小的天地,为世间被排斥中伤的“感染者”们守护一片晴空。

关于后者,方形符号在塔罗牌的小阿卡纳中是“钱币”符号,后来演变成了扑克牌中的“方块”,代表着“大地”——正所谓“大地乃生命之源”,这极好地诠释了源石“大地”、“生命”和“起源”三个不同意象之间的联系。然,并不止于此,源石源石,谓“起源之石”,方形符号“大地”和“土元素”的意象,也直接指向了“石”之一字。

为什么一定是一块石头?我们得承认,没有一位炼金术士对这个问题作过深层次的思考,然而正是这个事实就够奇怪的了。关于炼金术起源有个神话传说,按照这个传说,一位落入尘世的天使曾经给一些可以说是第一批的女炼金术士传授如何制作珍贵宝石(Lithoi timioi)。苏西莫斯曾经把Lithos timios当作“哲人石”(Lithos ton philosophon)的同义词来使用。不过我仍然觉得这种解释过于简单。我们知道,这里所说的石头,实际上是一种粉末或是与蜡相似的很稳定的东西。这个事实说明了,这里的含义实际上是指石头所代表的不可改变性,亦即时间永恒性。从时间的角度看,石头是非常神圣的,正因为如此,石头才在古代的宗教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石头不仅与大地,而且与“古代天空”相联系,因为在古代,天空被看作是石质的,石头是以陨石的形式从天上掉下来的。此类石头自带神性,麦加城内的穆斯林圣堂中供奉的黑石头就是一个明证。圣灵是永恒的,作为神圣的存在,它不会消长,显示着神圣的石头也一样。因此,“哲人石”(Lapis philosophorum) 也不会生锈,不会腐烂,不会挥发,不会发生变化,不会变老。以不同形态出现的哲人石与形式无关,哲人石是“种子”。
——汉斯·威尔纳·舒特《寻求哲人石 炼金术文化史》第一章第九节,节选

在西方神秘学中,炼金学的“哲人石”意象与“源石”意象惊人地吻合,“源石”亦与“天”和“地”有联系,而炼金学为我们提供了两个崭新的意象:“神圣”与“永恒”。

前者对应的“源石”特征会在后文详述,而后者“永恒”这一意象似乎是与前文的“不稳定性”相互矛盾——不稳定的存在,如何永恒?答案很简单,就是“生命”。即使是大地,亦会在时间的伟力下崩坏,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的消失——“生命”一旦“起源”,便生生不息,一代代地在“不稳定”中消亡,却一次次地在毁灭中重生,如春风野草,世世代代,路漫漫而行砥砺,在进化中“永恒”。换而言之,“永恒”这一意象,可借由“不稳定”与“生命”的意象,被诠释为“不断进化”之含义。这一意象对应的“源石”特征亦会在后文详述。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易传·系辞上传》第十一章,节选

在东方神秘学中,《易经》具有极高的地位(《易传》是解说《易经》的文献),其中“四象”的概念,很好地与源石的四边形符号文化吻合,且与源石的“起源”这一意象完美相符。

——阿巴诺·彼德迪《Heptameron》手稿,节选

《Heptameron》(中译为“魔法大全”,又译“魔法元素”)是最古老的中世纪巫术之书(grimoires)之一(早于著名神秘学著作《所罗门之钥》),原文为希伯来语,后译为拉丁语,现有中译版,其作者阿巴诺(Apono或Aponensis)·彼德迪(1257- 1315年,生卒年份不确切)是意大利哲学家、占星学家和帕多瓦大学医学教授。

我们可以在其原文手稿节选中的第三行发现一个与源石的文化符号极其相似的方形符号(其实际上是“星期二”符号右侧末端的一部分),对应下一张图的第三列,我们发现这个符号最终演化成了如今占星学中天蝎座的星座符号。

——档案《天蝎座》概念符号,截选

这意味着,在西方神秘学的占星学分支,“源石”符号象征着“天蝎座”。天蝎座从其α星开始一直到长长的蝎尾都沉浸在茫茫银河里。α星恰恰位于蝎子的胸部,因而西方称它是“天蝎之心”——有趣的是,在我国古代,正好把天蝎座α星划在二十八宿(二十八宿根据“四象”来划分四个天区,与上文相应)之东方苍龙七宿第五宿的心宿里,叫作“心宿二”(东西方的天文学家们在此不谋而合)。同时,古代波斯人认为天蝎座α星(心宿二)是守护天球的四柱之一。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诗经·国风·豳风·七月》,节选

其中所谓“七月流火”的“火”,就是“心宿二”,在《诗经》中其本意指七月天象可预知入秋,而联系到“源石”,我们大可以将“流火”作为“天灾”的指代,古称此等不详的天地异象为“流星”或“天火”,而“流动的火焰”也很符合天灾出现时的场景。

——《切尔诺伯格突发新闻》,截选

换而言之,在泰拉的符号文化中,“源石”与“天灾”早已被牢牢地捆绑在一起,所谓“流火”,可解做“从天穹流过的源石”,即“天灾”的一种。

在东风领导下的星期二的天空幽灵:其本质是引发战争,死亡率,死亡和燃烧(火灾);并每次给予两千Souldiers(Soldiers 士兵);带来死亡,虚弱或者健康。
——阿巴诺·彼德迪《Heptameron》第十章,节选

前文所述的“源石符号在《Heptameron》中是‘星期二’符号的一部分”,亦为泰拉文化中“源石”与“天灾”的紧密联系做出了佐证(其中“东风”与前文“心宿二”位于“四象”的东方相符),并进一步地言明了源石造成的“天灾”,如同天空的幽灵一般引发着泰拉世界的火灾、战争、冲突和死亡。

我看见羔羊揭开七印中第一印的时候,就听见四活物中的一个活物,声音如雷,说:“你来!”我就观看,见有一匹白马,骑在马上的,拿着弓,并有冠冕赐给他。他便出来,胜了又要胜。揭开第二印的时候,我听见第二个活物说:“你来!”就另有一匹马出来,是红的,有权柄给了那骑马的,可以从地上夺去太平,使人彼此相杀,又有一把大刀赐给他。揭开第三印的时候,我听见第三个活物说:“你来!”我就观看,见有一匹黑马,骑在马上的,手里拿着天平。我听见在四活物中似乎有声音说:“一钱银子买一升麦子,一钱银子买三升大麦,油和酒不可糟蹋。”揭开第四印的时候,我听见第四个活物说:“你来!”我就观看,见有一匹灰色马,骑在马上的,名字叫作死,阴府也随着他。有权柄赐给他们,可以用刀剑、饥荒、瘟疫(“瘟疫”或作“死亡”)、野兽,杀害地上四分之一的人。
——《圣经·新约·启示录》,节选

这就是著名的“天启四骑士”(又译“末日四骑士”,英译“Four Horsemen of the Apocalypse”),其中白马骑士带来瘟疫、红马骑士带来战争、黑马骑士带来饥荒、灰马骑士(古希腊语原文“khlōros”,亦译“灰绿色”,即“尸绿色”,所以又称“绿马骑士”)带来死亡——瘟疫、战争、饥荒和死亡,恰好对应上文《Heptameron》中的源石代表的“星期二”符号之诠释内容,所以“源石”符号亦可象征着圣经中的这四位骑士。

“明日方舟”英称“Arknights”,中译为“方舟骑士”或“方舟的骑士”,其中“方舟(Ark)”特指《圣经》中的“诺亚方舟”,“骑士(Knights)”(注意“knights”是复数,指多位骑士)也许除了指“方舟”之上的存在外,还暗指这四位骑士(此处“Horsemen”与“Knights”的区别在于“knights”更加高贵、“horsemen”更加广泛,鉴于“horsemen”不是《圣经》原文,也许是翻译造成的差异,毕竟《启示录》撰写时“knight”一词尚不存在),也就是“源石”的文化象征。也就是说,“Arknights”也许暗示着“源石方舟”,“源石”的文化符号,可能与“诺亚方舟”有关。此观点会在后文详细解释。

共工与颛顼争为天子不胜,怒而触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维绝。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
——王充《论衡·谈天篇》,节选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淮南子·览冥训》,节选

前文曾言及,古代波斯人认为天蝎座α星(心宿二)是守护天球的四柱之一。而在东方文化中,“天球四柱”的概念亦是存在,又称“天柱”或“四极”,其中之一便是被水神共工所怒触的那座“不周山”。简而言之,天柱崩坏,流火降世,洪水灭世,女娲补天,再铸天柱。这似乎意味着,“源石”所象征的“天柱”崩坏,导致了“天灾”降世,随后女娲炼五色石补天,断鳌足再立“源石”之天柱。

这似乎与前文推测不符——前文认为“源石导致了天灾,天灾带来了源石”——事实上并非如此,前文所述实际上是揭露了泰拉文化中“源石”与“天灾”常常同时出现的密切关系,且只是举了一个“源石伴随天灾出现”的客观示例罢了。实际上,“鳌足‘源石’天柱守护了人类不受‘天灾’侵袭”这一意象并不难以解释,因为“鳌”作为神话中的巨龟,驮载人类甚至山川大地都不在话下,所以其意象可以解做西方的“方舟”,在灭世天灾之下保护人类并不存在矛盾,反而与前文的“源石方舟”推测相符且相互印证。

真正的矛盾在于,“‘源石’的崩坏导致了天灾”这一意象难以理解——不过为了保持“源石方舟”推测的连贯性,这部分的篇幅将会在后文详述。

方舟上边要留透光处,高一肘。方舟的门要开在旁边。方舟要分上、中、下三层。看哪,我要使洪水泛滥在地上,毁灭天下。凡地上有血肉、有气息的活物,无一不死。我却要与你立约。你同你的妻,与儿子、儿妇,都要进入方舟。凡有血肉的活物,每样两个,一公一母,你要带进方舟,好在你那里保全生命。
……
当诺亚六百岁,二月十七日那一天,大渊的泉源都裂开了,天上的窗户也敞开了。四十昼夜降大雨在地上。
……
水势浩大,在地上大大地往上长,方舟在水面上漂来漂去。
……
渊源和天上的窗户都闭塞了,天上的大雨也止住了。
……
过了四十天,诺亚开了方舟的窗户。
……
他又等了七天,再把鸽子从方舟放出去。到了晚上,鸽子回到他那里,嘴里叼着一个新拧下来的橄榄叶子,诺亚就知道地上的水退了。
——《圣经·旧约·创世纪》,节选

倘若《圣经》中所言之“洪水”象征着“天灾”,那么“源石方舟”就是在灭世之下拯救人类的唯一途径;“方舟”需要“透光”,而“源石”也恰恰是半透明的;“方舟”是新世界的“起源”,而“源石”也正是意味着“起源”——这些绝不仅仅是巧合。

——档案《明日方舟》PV,截选

我们在PV中观察到,有无数方形物体滚过、出现鸽子且上方逐渐出现光明,这与《圣经》中“方舟”、“鸽子”和“打开方舟上边的窗户”内容完全相应,足以确认“明日方舟”的“方舟(Ark)”与“诺亚方舟”的“方舟(Ark)”属同源文化。

——档案《移动城市》概念图,截选

同时,我们也观察到,“移动城市”同样也是方形架构,结合其与“方舟”这一意象极其相似的陆上移动功能,大胆地推测:“源石方舟”正是指“移动城市”——而“移动城市”恰恰也是由“源石引擎”所驱动的,与猜想一致。并且,“移动城市”正是人类聚落躲避“天灾”的必备之物,与“源石方舟”保护人类免于灾难的意象完全相符,基本可确认“源石方舟就是移动城市”的猜想成立。

——档案《明日方舟》PV,截选
——档案《荷鲁斯之眼》概念图,截选

前文《淮南子》中的“杀黑龙以济冀州”和《圣经》中的“大渊的泉源都裂开了,天上的窗户也敞开了”两段内容,均指向了“天灾”的出现。而“天上的窗户”通常指“神明的眼睛”,如古埃及神话中代表了“神圣”的天空之神荷鲁斯的眼睛(前文曾述“源石”的文化符号有“神圣”之意,不过其表神圣的场合不止于此)。那么,PV中阿米娅和博士一同望着的“天空中的眼睛”,也许是“龙”的眼睛,寓示着即将出现的天灾。如若果真如此,当时凝望着天空的阿米娅和博士,是否意识到了将来的灾难?

在古埃及文化中,方形常常意味着神圣不可侵犯,如法老的金字塔就是方锥形的。需要注意的是,泰拉的方形文化符号不只是在源石上出现,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图中博士的左上臂外侧,我们也能看到一个方形的源石符号,不知这是否意味着什么。

——档案《古埃及象形文字与现代字符对应表》

在表中我们可以发现,方形在古埃及象形文字中表字母“P”。在现代地质学中,字母“P”表二叠系(Permian System),指二叠纪时期形成的地层。2000年,国际地科联国际地层委员会将二叠系划分为下统乌拉尔统、中统瓜德鲁普统和上统乐平统三层。而在《圣经》中,诺亚方舟也被划分成了下中上三层。

PTB,全称:Permian-Triassic boundary——二叠-三叠系交界线,是生命演化史上的一道魔咒。它像一扇巨大而坚固的闸门,绝然分隔开古生代与中生代,生命的洪流奔泻到此,走不通,冲不破,躲不过,绕不开。无数生灵在这里发出绝望地嘶吼,它们徒劳地挣扎,最后痛苦地沉没,化为漫漫历史中的一缕尘烟。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布里煤矿(Bulli Coal)显露出PTB的断面。可以看到二叠系地层中富含黑色的煤层,表明这里曾经水量丰沛,生长着大片茂密富饶的史前森林;然而这勃勃生机的世界撞到PTB之后就荡然无存。图片来源见水印。
在地层中刻下PTB的,就是大名鼎鼎的二叠纪末大灭绝事件,End-Permian Mass Extinction。这是进入显生宙后,地球生命曾经遭遇过的最大规模的灾难。它对生物圈的打击和持续影响远远超过其他所有大灭绝事件,以至于如果前面没有定语,单数名词“Mass Extinction”就专指这场浩劫。
显生宙历次灭绝事件烈度对比。二叠纪末超级灭绝的尖峰最为醒目,傲然俯视其他所有大中小型灭绝事件。图片来源自网络。
——攀缘的井蛙《二叠纪末大灭绝:焦灼的大地》,节选
凡地上各类的活物,连人带牲畜、昆虫,以及空中的飞鸟,都从地上除灭了,只留下诺亚和那些与他同在方舟里的。
……
神对诺亚说:“你和你的妻子、儿子、儿妇都可以出方舟。在你那里凡有血肉的活物,就是飞鸟、牲畜,和一切爬在地上的昆虫,都要带出来,叫它在地上多多滋生,大大兴旺。”
——《圣经·旧约·创世纪》,节选

造成P-二叠系的,是地球历史上最可怕的一场生物大灭绝——二叠纪-三叠纪大灭绝,其直接使得超过50%的科、大约95%的物种永远地从地球生态系统中除名。这场“天灾”对于生物圈来说,前无古人,后也难有来者。这场史无前例的天灾,就如同《圣经》中的洪水一般,是旧世界的毁灭,是新世界的起源。这里的方形源石符号“P”,同样代表着方舟,见证了前一个纪元的毁灭,开启了下一个纪元的新生。在源石与天灾的灭绝之后,这一个新的纪元,也许就会有万类共生的繁荣愿景,海纳百川,和谐共处。

——档案《源石技艺》概念图,截选
——阿巴诺·彼德迪《Heptameron》第十章,节选

当我们仔细观察源石技艺的剑形法杖和法阵,并比对《Heptameron》的法杖和法阵时,会惊讶地发现两者具有相当多的共同点。

——档案《剑形法杖》叠图,截选

我们从两张图中提取剑形法杖的图示,并使其中一者透明且覆盖在另一者上——理所当然地,在这样的“叠图”之后,我们发现两者几乎完全一致。

——档案《法阵》叠图,截选

我们运用同样的手法,将源石技艺的法阵与《Heptameron》的相重叠,发现其构型极其相似,有三条线几乎完全重合,其余线条倘若经过调整亦能与对应的线条重合。

——档案《法阵》补全叠图,截选

在经过审慎的研究以后,我们发现《Heptameron》的法阵是由四个锐角三角形彼此交叉形成的,属于类四边形构型的魔法阵。于是我们尝试按照类似的规则对源石技艺的魔法阵进行补全,在部分修补了其两个三角形的构型后,我们再次叠图,发现其基础几何线条构型的确完全一致,应当是属于同一体系下的同源魔法阵。换而言之,源石技艺法阵是基于《Heptameron》所构建的魔法体系演化而成的魔法阵,万变亦不离其宗。

既然如此,我们便可以发现源石技艺的“起源”:《Heptameron》。那么,《Heptameron》、源石、源石技艺与上文未解释的几个意象“神圣”、“进化”、“‘源石’的崩坏导致了天灾”之间,又有何联系呢?



To be continued.

(点击以上卡片进入本文章的下篇)



参考文献

  1. 赵习水《玄妙的“108”》

  2. 《周易》

  3. 汉斯·威尔纳·舒特《寻求哲人石 炼金术文化史》

  4. 《易传》

  5. 阿巴诺·彼德迪《Heptameron》

  6. 《诗经》

  7. 《圣经》

  8. 王充《论衡》

  9. 《淮南子》

  10. 攀缘的井蛙《二叠纪末大灭绝:焦灼的大地》

  11. 魔鬼大大1324《泰拉的起源与精神内核》



致谢

一.团体/组织

  1. 罗德岛驻艾泽拉斯大使馆

  2. 萌娘百科明日方舟编辑组

  3. 百度百科编辑组

  4. 中国知网

  5. 知乎

  6. 意外时尚

  7. 基督教中文网

  8. 海词词典

  9. Mooncell-PRTS明日方舟编辑组

  10. 百问中文


二.个人

  1. 魔鬼大大1324

  2. 云豹蛋odl

  3. 【???鸦】ゞ湮灭灬訫死

  4. 尤茶酱

  5. 普兰黛拉

  6. 游吟诗人

  7. obscur/流汗

投诉或建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