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尽天明
(2号段落写作)
如果自幻想乡诞生以来,就有那样一团未曾熄灭过的篝火。火焰生长,动物凶猛,于是神明也去瞻仰那团火了、妖怪也来凑凑热闹了,火光照耀下,人与神与妖,都开心地开起宴会了,哪里还会有需要记录的事情在呢?那末这篝火,便可以说是毫无道理的。我想那个篝火并不存在。
记录历史的少女,这样子自顾自地就下了结论。这样的结论并不稀奇,因为自古以来便有的事情多了去了——也许是什么神明大人,说有了光;或是巨人用身躯形成大帝;抑或是这世界是一个古怪顽童的梦境,还有什么幻想乡是用酒灌溉而成的想法,她一概不予取信。杂七杂八的说法颇多,要是历史能被这样就遮掩过去的话,那末,自己反而是当个小说家更好了。
的确是有那么一点点的顾虑。即便这些荒诞不经的说法是真的,她也要将其干脆地否定掉;谁会相信这玩意儿呢?历史这东西,说到底只是块模糊的影像罢了,前前后后,哪哪儿都不需要它。
少女就这样闷闷地,将这个可笑的说法划掉了。但她偏生又起了疑虑。她知道的,篝火这东西,只有在夜晚的时候才能被称作篝火,不然便只是一团糟糕透顶的火焰罢了。在滋养万物的阳光下,一团火焰又算得了什么呢?那只是草木间、烛苗上、萤囊里的低低呜咽罢了,至多也不过是在山土上乱窜的流寇,算不得什么厉害的物件。
要是太阳在的话,篝火便不再是篝火,燃烧与否,都没什么关系;是早已被抛弃了的无用之物。
幻想乡本身就是一片黑夜呢?只有在夜里、在黑暗的时刻、伸手不见五指的琐细角落,那火光才能被人发觉吧?如果幻想乡有一团自诞生以来的篝火,从来也没有熄灭过,那一定是个失去了光亮的世界吧?
的确,谁也无法断定世界诞生之初是什么模样了。大概世界在一开始就是一片黑夜,无论是热烈的太阳,还有藉由太阳散发出清冷光辉的月亮,都是有着自己的寿命的。在太阳诞生以前呢?在那颗星星熄灭以后呢?
黑夜不到来的话,是见不到那片篝火的吧。火光倘若存在的话,神明与妖怪与人类,还会再次出现吧。
她心生忐忑。她知道已经不是那个时间了。
现在是一片死寂。很快就会发生变化,很快——她即将目睹那个大火球的最后光景。
她又不想见到。说到底少女不是什么记录历史的人,她只是漫无目的地行走,偶然到来了这个奇怪的地方,又碰巧拿起了这个尘封已久的小册子而已。
稀奇古怪的话呀;那些是真实发生过得事件吗?历史藏进少女的记忆中了,可她懒得去想那样多的事情。这太累了。
时间止歇的像一个个坠落的星辰。曾有人对少女说,光阴都是在指尖不经意间溜走的.......那末既然从指间溜走了,又逃到了哪里去呢?那时候少女还能看见一个个的诞生,然后是诞生后的诞生,和诞生的终结。
时光已经不会逃走了。即便离开了少女身边,这里的光阴到处都是,她任意抓一把,就足够使用了。
那火光呀......
少女听见惊天动地的声音。少女听见排山倒海的声音。少女听见吱呀吱呀爆裂的声音。是星星们开始最后的旅程了吗?她并不关心。那些声音都只存在于她脑海的记忆中。这个世界变得太过古老,连声音的光阴也走到了尽头。安静了,太过安静了,比一条河流还要安静,比一座高山还要安静,比一棵树木还要安静,比一块岩石还要安静,比安静本身还要安静。
世界的寂静并没有得到比声响多的时间;也许是十亿万年,也许是指间须臾。寂静那样寂静地死去,少女也寂静地看着世界。
最后一点光亮也消失了。世界终于返回了它本源时的模样;在黑暗中,一切都不曾存在。光阴漫无边际地在这样的夜里徘徊游荡,除此之外空无一物。少女想到历史,那历史也死去了;想到不存在,那不存在也死去了;想到小说家,那小说家也死去了。神明、妖怪、人类、河流、天空、大海、星辰,好像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这只是夜的第一刻。她或许应当计算第一夜,第一夜后的夜晚,夜晚的夜晚,夜晚后的第二夜,可少女没有那样的闲情雅致。
“真无聊呀.......”
她这样想。也许连无聊也死掉了呢。
那是真的、真的太无聊了。
少女回过神来的时候,发现手中的小册子已经变成了黑夜的一部分。世界本来就是黑夜,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可是黑夜也会死掉吗?那之后是什么呢?
她就这样行走着。走在死掉的黑夜里。
真的存在那样的篝火吗?真的有自诞生以来,就不曾熄灭过的篝火吗?她猛然生起这个想法。少女忘记了自己来时的路,也想不起要去向哪里的黑夜。只是想起时,徒然生出了一点期盼。
不会死掉的火焰——正是生于黑夜之中的,只有在黑夜中才能被这样称呼的火焰。
火焰呀。以黑夜为养分的火焰呀。生长于死掉的黑夜里的火焰呀。在太阳下无处施展,只有在永夜里才能显露出来的火焰呀。
篝火。
她知道那团火为什么不会熄灭了。因为黑夜死去的时候,变成了篝火。
少女看着火。火光里倒映着她的面容。黑夜把光阴吃尽了,火光又把黑夜吃尽了。
“辉夜。”
她呼喊着自己的名字。那个名字还不曾消失。
“篝火旁,不该开宴会吗?”
神明与妖怪与人类一并的宴会。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