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加载失败

宋仁宗赵祯生于1010年,是宋朝第四个皇帝。他的天生性格是什么呢?

史料记载在刘太后的主导下,宋仁宗放弃了自己宠爱的后宫张氏,于天圣二年(1024年)立郭氏为皇后。
节俭
宋仁宗生日,赏赐群臣包子,并不奢侈。[2]
宋仁宗一生节俭,有天内宴,端上螃蟹28只,在得知食一只蟹要一千钱后,不忍下箸。[2]
不奢求
百司奏请扩大皇帝苑林,宋仁宗说:“我继承先帝的园林,尚且觉得地方很大,为什么要这样做扩建呢?”[3]
嘉祐四年,以宰相富弼为首的群臣五次上表请求给他加尊号为“大仁至治”,仁宗皆不批准。[4]
丁丑,下诏转运司,凡是邻州饥荒就关闭关卡的人,以违背君命定罪。
辛卯日,放出二百一十四名宫女。
秋七月十八日,放出宫女二百三十六人。[5]
和平
宋仁宗不杀主要大臣。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其制定了法律,规定不能在朝廷上鞭打大臣,不准对公卿辱骂。其禁止(蚊子)狱(除谋反外)。
宽松
不专门处理,不揽大权。
宽仁少判断。[6]
轻罪
坤宁宫事变,四名卫士杀进内宫,事后居然无几人受罪。
其它
史料记载宋仁宗天性仁孝宽裕,喜愠不形于色。[1]
《宋史》评价:
(不准确白话)
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之间,官吏治理如果偷懒,而任事蔑视残暴苛刻的人;刑法似乎松弛,而在案件多平允的人。国家不是没有弊端,而不足以牵累治世的身体;朝廷没有小人,而不足以战胜好人的气。君臣上下忧伤的心,忠厚的政策,有以栽培宋代三百多年的基。子孙一纠正其所为,在混乱而致。[7]
‘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8]
包拯批评:
冗官与冗兵特别严重,皇祐元年(1049),户部副使包拯即已指出冗官问题:“今内外官属总一万七千三百余员,其未受差遣京官、使臣及守选人不在数内,较之先朝,才四十余年,已逾一倍多矣”,而州郡县的地方官,则更是“三倍其多。”[9]
王夫之批评其无定志:
(不准确白话)宋仁宗三十年,两府大臣四十多人。他的进步……,不坚持进步,不久撤退了;他退了,还是没有最终撤退了,不久又进了。人们说一到,就容易了,互相攻击的,就两边都取消的;有的大超过已章就不妨后退的,或者一个计划偶尔违背,就斥责的,估计这三十年中……,人的才能的升降,国家政治的兴起改革,彼此彼此,不能用一年。官吏没有去守,人民无所适从,天下的若惊若鹜、伸长脖子踮着脚、不一的情的人,不知道他怎么样,但大概可以思考了。……在天子的不定的,既然这样了。[10]
总结
从这些资料能轻易看出宋仁宗的天生主性格安定性格,而坤宁宫事变无几人受罪。冗官与冗兵特别严重。这些点判断他是天生的安定性格,五分算满分确定的话我给四分。


科普
性别有天生,性格也有天生,后天的改变属于个性。天生有四种性格的人,加上同时有其中两个天生性格的人,一共有十二个性格的人,天生性格学应用于工作、生活有很多作用。欢迎点关注学习、应用咨询。

来源:
《宋史》/卷九/本纪第九:天性仁孝宽裕,喜愠不形于色。 ↩
邵博《闻见后录》 ↩ ↩
《宋史》/仁宗本纪:有司请以玉清旧地为御苑,帝曰:吾奉先帝苑囿,犹以为广,何以是为? ↩
宋史/卷012。“六月己巳,群臣請加尊號曰「大仁至治」,表五上,不許” ↩
丁丑,下诏转运司,凡是邻州饥荒,就关闭桌的人,以违背君命定罪。辛卯日,放出二百一十四名宫女。秋七月十八日,放出宫女二百三十六人。: ↩
师晟,邓民轩 编著《范仲淹立身行事九九方略》: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09:209页;《宋史·卷320·蔡襄传》“宽仁少断”、“不颛听断,不揽威权”。 ↩
《宋史》:在位四十二年之间,吏治若偷惰,而任事蔑残刻之人;刑法似纵弛,而决狱多平允之士。国未尝无弊幸,而不足以累治世之体;朝未尝无小人,而不足以胜善类之气。君臣上下恻怛之心,忠厚之政,有以培壅宋三百余年之基。子孙一矫其所为,驯致于乱。 ↩
《宋史》/仁宗本纪。 ↩
《包孝肃奏议集》/卷一/论冗官财用等。 ↩
王夫之《宋论》/卷四/仁宗十二:
自明道二年刘后殂始亲政,讫乎帝崩,三十年,两府大臣四十余人。……其进也,不固进也,俄而退矣;其退也,抑未终退也,俄而又进矣。人言一及而辄易之,互相攻击则两罢之;或大过已章而姑退之,或一计偶乖而即斥之,……计此三十年间,人才之黜陟,国政之兴革,一彼一此,不能以终岁。吏无适守,民无适从,天下之若惊若骛、延颈举趾、不一其情者,不知其何似,而大概可思矣。……夫天子之无定志也,既若此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