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二十五史故事》
百里奚、赵盾、孔子
【百里奚与秦穆公】百里奚曾担任虞国大夫,但未被重用。后来晋国灭掉虞国,百里奚成为俘虏,接着又成为奴隶。有人向秦穆公推荐百里奚,说他是个难得的人才,于是秦穆公就用重金聘请他。秦穆公与百里奚见面后,两人一见如故,一聊就是三天三夜,秦穆公非常高兴,就让他执掌朝政,百里奚却推辞说:
“我的才能远远比不上我的朋友蹇叔。我曾在齐国要饭,蹇叔见我不同于常人,收留我。当时我想去投奔齐国的公孙无知,蹇叔把我劝住,不久公孙无知被杀,我逃过一劫。后来我去周国,给周王子养牛。周王子见我牛养得好,就想重用我。蹇叔又把我劝住,结果没有送命。我去侍奉虞国国君的时候,蹇叔劝我不要去,但我因为贪图地位和俸禄,还是去了。结果虞国被灭,我成囚犯。这些事都说明蹇叔有先见之明。”
秦穆公求贤若渴,听百里奚这么一说,赶紧派人带着重礼去请蹇叔,后来任命他为上大夫。在百里奚和蹇叔的治理下,秦国逐渐强大,很快就拥有问鼎中原的实力。(该书对百里奚的才能介绍得较少,回头另外找书了解)
【忠臣赵盾】晋灵公不仅贪玩,还随意杀人。赵盾和士会多次劝谏,晋灵公不仅不听,反而觉得赵盾很烦人,于是派刺客去刺杀他。结果刺客见到赵盾后认为赵盾是忠臣,不忍心下手,于是他自己撞树而死。
// 这是不是传说中的“高尚的人品击退敌人”?
赵盾曾经救过一个快要饿死的人,后来那个人当了国君的厨师,但赵盾不记得了。当晋灵公再次计划杀赵盾时,那个厨师舍命相救,赵盾得以脱险。赵盾问那个厨师叫什么名字,他不肯说,自顾自地走了。后来赵盾的弟弟赵穿杀了晋灵公。
// 赵盾的人品又一次救了他
【大学者孔子】孔子是鲁国人,他刚出生,父亲就去世。孔子出身并不高贵,当初鲁国大贵族季氏招待士族,孔子也去,结果被人骂走。
孔子30岁时,齐景公和晏婴来访,齐景公问孔子:“当年秦穆公的国家那么小,地方又偏僻,为何还能称霸天下?”孔子说:“秦国虽小,但志向大;地方偏僻,但行为端正。百里奚不过是个奴隶,秦穆公和他谈了三天就把国家交给他管理。像这样重用人才,称王都没问题,称霸还算小的。”齐景公非常佩服他。
孔子最欣赏西周初期的礼仪制度,他一生的梦想就是恢复周公时期的礼仪,用“礼”来教化人心,以结束战乱,实现天下太平。35岁时,孔子来到齐国,向齐景公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齐景公很欣赏他的才学,想用他。但晏婴认为他的主张不切实际,齐景公就没有用他。
后来孔子回到鲁国,被任命为司空(相当于工程部长)、司寇(相当于司法部长),把鲁国治理得很好。但后来由于国君鲁定公昏庸,不理政事,孔子很失望,于是带着学生周游列国。
孔子在外奔波七八年,希望有个国家能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张,可是当时的大国忙着兼并战争,小国又面临被吞并的危险,没有人理会孔子的主张,没有哪个国家肯重用他。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整理了《诗经》、《尚书》、《春秋》等多部文献。他的门徒多达3000人,出色的有72人。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回早逝、子路战死,对孔子打击很大。孔子于公元前479年去世,享年7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