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网传河北秦皇岛一退休大爷拿着13元到4S店买车,期间与4S店员工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13元怎么买车,连个轮胎都买不走吧?
这起事件被围观的群众录制了下来,放在了网上后引起了热议。
原来4S店打广告时,把"12.98万元"写成了"12.98元"。
大爷在看到这条广告后,就拿着13元钱去店里买车,并说“不用找了!”
围观的大妈也纷纷指责4S店员工,还搬出了中国广告法。
随后,被指责的那名员工竟然掩面而泣...
“这些围观的大妈都是群演吧?演技也太假了。”网友们纷纷表示质疑。
是哪家汽车这么粗心,闹出了这种妖蛾子事?
有细心的网友留意到了画面正上方拉起的横幅。
“买SUV试过名爵HS再决定。”
没错,这起事件的源头正是名爵4S店。
众所周知,名爵这一品牌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算高,在二手车市场也鲜有人会主动打听名爵的车子有没有得卖。
那么这次事件到底是真事故,还是故意制造出来的假新闻,用来博眼球赚热度?
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这种事情一定逃脱不了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的调查,于是我关注了“秦皇岛市场监管”的微信公众号,等待事件处理结果。
果不其然,就在7月11日,也就是事发后的第二天,公众号推出了一篇文章,标题为涉事4S店涉嫌价格欺诈行为,已作出查处处理。
文中只写到了短短的“欺诈”几字,并无额外信息。
但公众想要看到的结果远不止这些,在多家媒体采访了涉事4S店的员工后,终于有人松口吐出了真相——“这是在拍网剧,我们找的都是群众演员。”
原来,这是一起自导自演的闹剧,就连横幅的位置和内容,也被别有用心地拍摄了进去。
一切都是为了提高4S店的知名度,是一场人为制造的炒作闹剧。
但此前4S店并不承认这是摆拍,还否决了这一说法,是不是前后矛盾了?
也有网友指出了4S店说辞的漏洞——拍网剧?手续办了吗?
当一个产品,需要炒作来增加热度和知名度,那和一个流量明星有什么区别?
我认为最好的广告就是提升产品自身的竞争力,用实力和性价比,才能让消费者们认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