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声小品圈,有一个名词叫做“包袱”,具体是指引起观众发笑的片段。我们在看相关综艺节目时,就常听到评委说:这个包袱丢得好。
在个人成长中也有包袱,但就不是引起发笑了,而是个人成长中严肃的负担。可以归类为两类,一种是人设类,另一种是原生家庭类。后者我认为是更加难以克服的。
人设类的包袱一般体现在同辈同学的人际交往时候。这种包袱可以说是一种思想负担,当思想改变后轻松的转型。以为小小改变造成天崩地裂,别人可能只会自问:ta去干这个了?然后太阳依旧东升西落,世界照旧。
有一本书《Educated》,翻译为《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讲述了作者摆脱原生家庭的包袱,提升学历,完成人生逆袭,实现更高追求的故事。这样的故事不仅写成了书,许多博主在网络上也有分享。公众号“八宝画财”主理人说:听父母的话,他们现在的样子就是你未来的生活。公众号“阿猫读书”主理人曾经为了逃避,去英国留学,正是独立生活,提升了思维,提升了自己。
成功的案例很多,为什么说难克服?因为衣食住行的压力,或者说经济的压力和反馈。以前太穷,孩子没有上学的机会,早早出来自谋生路,全方位独立更不容易受到父母的牵挂。
现在条件好了,完全独立不存在了。经济基础不分离,上层建筑就难独立。原生家庭可以用经济捆绑后代,抛出不确定性,此时最好的办法不就是保持现状吗?
那么就悲观了,“听话”一辈子吗?不是!
因为以上论证是有瑕疵的,衣食住行等经济支持是监护人对被监护人的义务,不应该成为思想上的负担,成为包袱。改变思想,为实现个人追求而努力。
公众号“八宝画财”主理人做了进一步阐述,街边大爷大妈的逼婚完全不理睬,父母大多也是普通人,道理是一样的。向牛人看齐,走出自己的路。

原发布时间:2023-01-12 20:35
记录原发布时间理由可看开篇语:
文章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