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明日方舟“傀影与猩红孤钻”考据特别篇——剧目考据

明日方舟“傀影与猩红孤钻”考据特别篇——剧目考据

2022-03-13 14:40--阅读 · --喜欢 · --评论
粉丝:892文章:36


注意:本篇专栏为明日方舟“傀影与猩红孤钻”活动相关考据,请慎重阅读

           本文所有内容均为作者一家之言,欢迎纠错和讨论,但禁止恶意谩骂


本来我在肉鸽大更新前是不打算再写肉鸽相关内容的,毕竟每个月的月度小队剧情单独拎出来讨论单个收藏品考据似乎有些以次充好的嫌疑,而且b站专栏只能修改三次,每出一个我就增改一次也不现实,所以到时候增补的内容我会在新收藏品解析中附加一栏详说。

其实之前在NGA论坛更新收藏品考据的时候就有朋友问我考不考虑写一下剧目考据,但一来当时光收藏品考据就占据了我大部分的精力,实在腾不出手;二来我觉得应该会有其他大佬做这方面内容,考据得应该比我好。但最近我看了NGA和b站所有剧目考据相关内容,觉得都不是特别完整,于是我试着做了一下,发现还是有点东西能深挖的,就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另外大更新出新结局后可能会试着做做肉鸽剧情方面的解析,不一定能准时准点,但我会尽量及时更新


《凯旋颂》ODE AU TRIOMPHE

精法狂喜

让我们齐唱颂歌,庆祝皇帝凯旋!皇帝万岁!高卢万岁!

海报要素:高卢国徽

Triomphe”即法语“凯旋”,巴黎凯旋门的法语说法就是l'Arc de triomphe de l'Étoile

ode”,在英语里也有这个词,意思是“颂歌”,最初是指《荷马史诗》那样赞颂历史伟人功绩的长篇颂文,但后世也可以命名诗歌、散文和歌曲,例如贝多芬的《欢乐颂》和济慈的《夜莺颂》

au”是法语的介词,相当于英语中的“of”

全句连起来直译意思就是“凯旋之颂”

该剧目的原型并非我们熟知的法国国歌《马赛曲》La Marseillaise),而是与其同时代的另一首革命歌曲《出征颂》,或称《出征歌》。

该曲创作与大革命时期,原名“自由颂”,1794年7月14日首次公开演出即获时任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庇尔的高度赞扬,亲自改名“出征歌”(Le Chant du départ)。在当时,《出征歌》被誉为《马赛曲》的兄弟,传唱于整个法国。

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后,由拿破仑一世下旨,将《出征曲》列为帝国国歌兼军歌;波旁王朝复辟后该曲被废止,由《天佑吾王》(Grand Dieu Sauve le Roi)取而代之;七月革命后波旁王朝再度被推翻,新生的法兰西第二共和国采用《马赛曲》为国歌并沿用至今,相比之下《出征曲》则没有那么知名了。

其实还是国家精神面貌不一样了,拿皇的时代需要这样一首昂扬向上,斗志勃发的战歌;而第二共和国只是曾经欧陆雄主的一个残影,没人能复现它的荣光,而且再也不会有




湖中至宝 DER RING

谁再说这是《指环王》记得抽他

即使高塔为之倒塌,众人为之相残,莱塔尼亚的至宝终究不会留在卡普里尼的手指上。

林中那汪浅浅的湖水,才是它梦寐以求的归宿

海报要素:掉入水中的闪耀黄金

“der Ring”就是德语“指环”的意思,“der”是德语中修饰阳性名词的定冠词。

这个的原型应该不用再多说了吧:德国音乐家瓦格纳于1874年完成的经典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Der Ring Des Nibelungen)

全剧共四幕:莱茵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里德、诸神黄昏;此前方舟的饰牌已经neta过这四幕。

故事中,莱茵河底的黄金只有抛弃爱情的人才能获得。侏儒阿尔贝里希向看护黄金的少女求爱不得后,心生怨愤地偷走了黄金,打造了具有无边魔力的指环;而当指环被强行夺走时,侏儒又施加诅咒“所有持有指环的人都不得好死”,导致了之后的一系列贪婪引发的凶杀——即“众人为之相残”的由来。

“高塔为之倒塌”指的是第一幕《莱茵的黄金》中诸神之王沃坦即奥丁下令修建的瓦尔哈拉城堡,在最后一幕《诸神黄昏》中城堡毁于大火

在乐剧的最后,指环被烈火重新熔化为黄金,其上的诅咒也随之消散;当它再度沉入莱茵河底时,被贪婪蒙蔽双眼之人也随之而去,被滔滔河水吞没。

《尼伯龙根的指环》取材自德国民间传说《尼伯龙根之歌》、北欧史诗《沃尔松格萨迦》以及冰岛传说《埃达》。其中《埃达》年代最早,《萨迦》创作于公元5-10世纪,是对原本的增补和改写,到13世纪正式出现了“齐格弗里德 ”这个人物,故事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元素也定型于这个时期。

这个剧目基本没有什么争议,决定性要素都已经出现,唯一一个和原作不同的地方就是把莱茵河改成了某个湖,不过问题不大




一百零一日 ONE HUNDRED AND ONE DAYS

再看不出来也没办法了

曾经,有位平民向商人讲述了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这个故事经过层层传播,在一百零一日后传入王酋耳中。饶有兴致的他微服私访前去寻找故事的源头,最后却发现,这位平民早已被自己处死

海报要素:伊斯兰风格建筑、悬挂的香炉

没什么好争议的,即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收录的知名故事比方说《阿拉丁》、《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辛巴达》就算没看过全集,至少这几个应该听说过

不过鹰角起名字的时候还真不是空穴来风。《一千零一夜》实际上只有134个故事,但在阿拉伯人的语言习惯中,在一百或一千后加上一,用来形容数量之多;类似中国人用“九”、“三”来泛指“多”。




独行客 Lone Wander

在大地的缝隙中,在城市的阴影下,独行的怪人窥视一切。在丑陋的铁桶面具中,隐藏着阴谋与疯狂

狂野之金 Wild Gold

“无论你想做什么,你都需要这些东西,越多越好”

海报元素:坎诺特——触手、铁桶头

这两张剧目的主题都是一致的,所以放在一起讲

海报上的人毫无疑问就是我们亲爱的老朋友——古怪商人可露希尔肉鸽版、铁桶头、触手怪、好滴很坎诺特.古德英纳夫

这个角色身上的谜团很多,如果说第一次肉鸽《灰蕈迷境》还能用小刻毒蘑菇嗑多了产生的幻觉来解释,那《如我所见》、《阴云火花》中出现的坎诺特确实是一个实际存在的人(?)

而且坎诺特还是极少数和博士正面接触过的非关键剧情人物;所以这个角色要么是日后的重要剧情线,要么就是一个彩蛋性质的人物类似《黑魂》、《血源》里的帕齐

但至少从已知的剧情来看,坎诺特基本还是一个偏正面向的人物;然而《独行客》的描述中似乎将他刻画为一个狡诈的阴谋家。

如果这不是一个巧合,那这样写背后的原因就值得推敲了

  • 从单纯的艺术创作角度来说,“城市的阴影下”“大地的裂缝中”——可能暗示这两篇剧目,特别是《独行客》,是以上世纪中叶的美国侦探小说、都市传说,以及可能还包括美国西部故事为蓝本,铁桶头怪人是故事设定里的反派角色。

  • 但艺术创作本身不是件非常主观的事;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往往会不自觉地带入个人的情感、审美和格调,艺术作品通常能准确地反映出创作者的内心世界。

    按照剧情来说,肉鸽的所有剧目应当都是出自同一人的手笔——剧作家,这个人物在收藏品和肉鸽事件中都被多次提到,关于这个人的身份暂时不作讨论,但他毫无疑问是剧团的核心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充斥着猩红剧团扭曲而诡异的美学。

    而这种奇特的美学直接来自剧团的灵魂人物剧团长——一位以人类悲剧为食粮的长生者,祂曾经一手制造了无数扭曲的悲剧,而整片大地的末日和泰拉人的绝望挣扎在祂眼中就是一场饕餮盛宴。

    长生者是某种概念的具象化,所以祂们的思维被锁定为特定的模式,不同长生者秉持的理念也不同,但有一点是共通的——祂们并不在乎个体的存亡,将这片大地上的每个人都视为可以操纵的棋子,以此来实现自我欲望和理想的满足。

    但坎诺特明显是不同的:他四处协助有能力改变这片大地的势力:整合运动罗德岛锈锤...但却从来不自己掺和其中;他的出现毫无规律,但总能撬动某些局势,然后再度消失得无影无踪——他是一张鬼牌,代表着命运的不确定性,虽然看起来不足以影响整场棋局,却让棋手们不得不提防他的存在

    "Can not good enough"像不像对那些自以为掌控全局的棋手们的挑衅?

    对于剧团长来说,坎诺特这样的存在就像一只恼人的苍蝇,干扰着剧目的正常演出,阻挠着祂享受绝望的盛宴,却偏偏拿他没有办法,只能在剧目中发泄自己的不满。

另外,“Lone Wander”这个英文译名其实是有点问题的,“独行客”作为人相关的名词,正确翻译应该是“wanderer”。

照理来说鹰角应该不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那么他们很可能是在玩梗


在游戏《辐射3》中,玩家扮演的主角就叫做“Lone wanderer”龙万德

《辐射》系列历代时间跨度很长,每代不光换主角,而且主角还都没有一个正常的名字;但偏偏每出新作都会在里面加入前代主角相关彩蛋,进而导致剧情党们开始从蛛丝马迹中分析哪些NPC可能就是先代的主角们。

廃土の伝説と彼の犬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坎诺特:

我的朋友,你似乎——
  • 不露真容铁桶头,而且穿得严严实实

  • 种族未知

  • 作风神秘,旁人永远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 谜语人

  • 做事不紧不慢,经常用一些别人根本想不到的办法把看似不可能的事办成计划通

  • 逆天的交际能力,在各个势力间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 疑似知道泰拉大地的真相,并进行着自己的某种计划


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好像在哪里看见过这人?


艹,这不就是失忆前的我吗!?

博士就是现在玩家们扮演的主角,而坎诺特这个角色代表着之前怀揣相似理想的先人

当然这可能只是鹰角玩的一个梗,也可能有更深层次的意义,总之姑且就这么一说




梦中奇缘 Wonderland in Dream

即使到不了远方的城堡,你至少还有同伴,我至少还有你

海报要素:四人组、蜿蜒的道路、远方的城堡

从海报元素来看,应当是致敬了美国作家弗兰克.鲍姆创作的知名童话《绿野仙踪》(The Wizard of Oz);但英文题目则可能在neta另一篇著名童话《爱丽丝梦游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

完全一致

海报中的四人组从左往右分别是

  1. 蜥蜴头(普通的那种,不是12F的鬣蜥头)+尾巴=巡林者

  2. 额前的角+独特发型=黑角

  3. 兔耳+马尾+个子最矮=阿米娅

  4. 这个最容易看错,因为好多人把两个竖起来的东东当作是耳朵,而且衣着看起来很像凯尔希

    但注意,第四个人脑后是有发髻的,所以竖起来的两个东西其实是角;唯一能对上号的只有夜刀

巡林者(狙击)、黑角(重装)、夜刀(先锋快活)和阿米娅(术士)是每一位新人刀客塔进入游戏时最先且必定获得的四位干员,也是前期最基础的干员配置。




霜牡与雪牝 Frost Deer & Snow Doe

打人时候很顶,救人时候拉胯(指剧目效果)

作为雪祀的亲缘护卫,我们的愿望是,亡于寒铁

作为血脉相连的双子,我们的愿望是,同生共死

你们的愿望太多了,只能实现一个,由我来选吧

海报要素:霜牡+雪牝(埃拉菲亚)、长刀、弓箭、雪花

首先明确一点,“牡”“牝”并不是指特定的某种鹿,而是成年雄鹿和雌鹿的统称,“牡鹿”就是成年有犄角的雄鹿,“牝鹿”(pin第四声不用谢我)就是雌鹿,一般是没有角的。

敌方图鉴中提到,霜牡和雪牝是萨米雪祀的亲卫军,抵挡北原邪魔和扭曲寒灾的最前线。而我们在肉鸽中遇到的两个只是扮演角色的冒牌货所以都说了体验派演技很危险的啊

然而尽管“牡”和“牝”确实是指一雌一雄,但没有证据显示真正的霜牡和雪牝一定就是一男一女,萨米地区的资料现今太过稀少,没有多少可供推测的点,只能在这里瞎猜。

说到“双子”,大部分人第一反应肯定是“双子座”——希腊神话中的狄俄斯库里兄弟:哥哥卡斯托尔为斯巴达国王廷达柔斯之子,弟弟波吕克斯的父亲则是雷神宙斯,而他们的妹妹就是后来引发特洛伊战争的希腊第一美女海伦。但除了“双子”之外,这个推论就没啥别的依据了。

但“双子”不一定就是男性双胞胎,有时候一男一女也可以被称为“双子”。而希腊神话中另一对双胞胎似乎能对得上号:光神阿波罗与猎神阿尔忒弥斯

狩猎女神拈弓搭箭,和武器是弓箭的雪牝是符合的;而阿波罗虽然经典造型是手持竖琴或银弓,但也有佩带金剑的时候,或许能和手持刀剑的霜牡对得上;而希腊神话中也提到说阿尔忒弥斯的身边有猎犬或牡鹿相伴。

当然,如果考虑到我先前推测萨米地区的北欧神话论,那么“双子”更有可能是指北欧双子神:芙蕾雅与弗雷。这对兄妹原本是华纳神族领袖海神尼约德的子女,被作为交换人质送到阿萨神族居住的阿斯加德。

弗雷是精灵国亚尔夫海姆的统治者,同时也是日光和丰饶之神,也被认为是夏日的人格化。他的佩剑据说可以自行在战场上飞舞斩杀敌人,也被称为“胜利之剑”

对,然后他就把这剑送人/搞丢了

然而弗雷的佩剑在神话中并没有名字,后人将此剑与洛基所铸的莱瓦汀(Laevateinn,字面意思是“伤枝”,也就是“剑”的比喻词,该剑被铸造来斩断世界树的根须)以及史尔特尔的无名佩剑混同,衍生出各种说法。

在诸神黄昏时,失去佩剑的弗雷手持鹿角与史尔特尔交战,最终力战而死。

双胞胎中的妹妹芙蕾雅被誉为最美丽的女神,司掌爱情、美丽、性欲和生育,而且因为出身擅长魔法的华纳神族,她也很擅长Seiðr魔法即不使用卢恩符文的魔法符,有各种功能。但同时,芙蕾雅也被认为是瓦尔基里的一员,甚至是女武神们的领袖,因此也具有“战神”的神格,战死沙场的英灵战士们一半会前往奥丁的英灵殿,另一半则会被引至芙蕾雅所住的色斯灵尼尔宫。这位我就不放图了,二次创作太多请自行百度

这个说法其他地方没什么大问题,手持宝剑的弗雷也和霜牡对得上,但芙蕾雅是否能对应雪牝就不太确定了,因为北欧神话没有芙蕾雅使用弓箭的记载;阿斯加德唯一使用弓箭的神是冬神乌勒尔——他是冬、雪、箭术与狩猎之神,在冬天到来时将取代奥丁的位置。

但要说完全没关系,那倒也不能这么说:乌勒尔的妻子是女巨人冰霜女神斯卡蒂,而斯卡蒂的前夫就是双胞胎的父亲海神尼约德,所以箭术之神和芙蕾雅确实能扯上非血缘的亲属关系教女战神一两招也不是不行吧




赫里亚之辉 Light of Heria

...牛头人?

在最危及的时刻,英雄们从太阳上落下,行过赫里亚山巅,来到米诺斯身边

海报要素:宝剑、身披白袍头戴桂冠的丰蹄牛头人

在帕拉斯的模组故事中提到了米诺斯的三座高山

  • 哺育米诺斯人民的阿苏斯

  • 英雄的故乡,可敬的导师荷谟伊

  • 可敬而巍峨的赫里亚,无数愚者曾试图攀上此峰证明自己

先来说说前面两座

阿苏斯山在现实中确实存在,它位于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省,被东正教誉为圣山

不过古希腊时代马其顿属于偏远地区,不在希腊世界的核心区域,当时另有一座阿苏斯城,不过和山脉扯不上关系。在某些版本的希腊神话中,Athos是一名巨人,在巨人战争中和海神波塞冬交战并一度将其击倒入爱琴海,而山脉本身据说是战争结束后海神埋藏巨人尸骸的地方。

“哺育人民”可能是指阿苏斯山位于马其顿地区,也就是后来马其顿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兴起的地方,被誉为“帝国的摇篮”。

“荷谟伊”(hymnoi)在当初联锁竞赛考据的时候就有大佬考据过,是来自古希腊语“颂歌hymnos”的复数形式,荷谟伊山在活动剧情里也提到过是米诺斯的第二高山,荷谟伊智境比赛的举办地。

“英雄聚集”、“竞技比赛”——所指的必然是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地就在奥林匹斯山脚下的奥林匹亚城,这里也是古代唯一以宙斯神为主祭祀的城邦。另外当初PV中出现的那座光秃秃的山峰,也和现实的奥林匹斯山基本吻合

俯瞰角度其实更像,但我找不到图了

所以荷谟伊山对应奥林匹斯山应当是没有问题的

但这样一来新问题就产生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奥林匹斯山都是当之无愧的希腊第一高峰,从神话和现实角度找一座更高的山都是说不过去的。


那么米诺斯第一高峰到底是哪一座呢?


当初瓦莱塔学会的GalladeC老师认为可以将米诺斯的原型范围扩大到巴尔干半岛,也有人认为可以将搜寻范围进一步扩展至埃及区域,因为希腊神话到后来确实把埃及纳入了体系内,那么比奥林匹斯山更高的山脉就多了高加索山和阿特拉斯山。

但我个人觉得贸然扩大考据原型范围不太合理,尤其考虑到缝合国度萨尔贡的存在。

那么在不考虑改变考据范围的前提下,就事论事来讨论米诺斯的第一高峰究竟在哪

米诺斯的第一高峰应当就是赫里亚山无疑。首先按照正常人的思维逻辑,把最高峰略去不谈是说不通的;其次,在形容赫里亚的时候用词是“可敬”、“巍峨”,而试图攀登它的人则是“愚蠢的”,从侧面印证了目前确实没人登上过这座山峰。

“Heria”这个词,在希腊语和英语字典里我都没找到有用的线索,不过个人觉得这个词单纯就是改写自“Hera”赫拉

这个说法的依据在于,之前鹰角已经在米诺斯地名上玩过“用现实对应地君主的女性伴侣名”命名这招——拉刻代蒙,即现实中的斯巴达,初代斯巴达王后的名字就是拉刻代蒙Λακεδαίμων;所以用Hera代替Zeus宙斯是可能的——“赫里亚之山”即“宙斯之山”,而宙斯居住的山除了奥林匹斯山还有哪座呢?

另一个佐证该想法的点在于,剧目名“Light of  Heria”中的Light翻译为“辉光”,而“奥林匹斯”Όλυμπος在古希腊语中的原意就是“光之处”,喻指此处唯有众神及其至高仆从得以永享光荣。


两座奥林匹斯山并存看似不合逻辑,但实际并不难解释:

  • 荷谟伊山对应的是现实的奥林匹斯山——或者说,它是当初站在奥林匹斯城中的古希腊人目力所及的奥林匹斯山的一部分

  • 而赫里亚山,对应的是古人无法用双眼目睹的、由未知和想象构建的高峰,即神化的部分

古希腊人认为希腊是人类世界的中心,而奥林匹斯山位于希腊的中心,即奥林匹斯山是宇宙的中心;而神山本身连接着大地与天空,是世界的终极——在赫西俄德的《神谱》中写道:

砧从天空中掉下,要经过九天九夜,在第十天才能到达大地


没有哪座山能有如此的高度,神话中的奥林匹斯山其实类似中国的不周山、佛教的须弥山,象征着人神界限的不可逾越,山脚是人界,而山顶则是神的领域,试图挑战山峰就是挑战神的威严,在古人眼中这种行为无疑是可悲而愚蠢的,希腊神话中的其他故事已经多次证明了这一点。

《战神3》中的奥林匹斯山可以作为参考

在现代人看来就是有点好笑了,但就像我们在谈到“昆仑”的时候,大部分人就算不联想到“西王母”、“三青鸟”,至少也得是“昆仑派武功”,虽然大家都知道那山头上除了几座房子和白皑皑的雪之外啥都没有,但这就是人的浪漫


“行过赫里亚山巅,来到米诺斯身边”结合帕拉斯的故事,是指当初带领米诺斯人驱逐萨尔贡入侵者的十二位英雄,neta的就是奥林匹斯十二神不要再说圣斗士啦,但神话中基本没出现过十二神同时下凡的时候;这段影射的应该是先前提过的巨人战争

之所以不是更有名的泰坦之战,因为那时候其实只有6位神祇参战;而巨人战争中不仅出现了十二神,两位半神:大英雄赫拉克勒斯,酒神狄奥尼索斯也参与了这场战争,包括这两人在内的参战者最后都获得了“奥林匹斯人”的称号。

“英雄从人民中来,又回到人民中去”


还有最后一个小问题:

“从太阳上落下”指的不是哪篇神话故事,而是一种古老的希腊艺术——机械降神

ἀπό μηχανῆς θεός(apò mēkhanḗs theós),是指古希腊戏剧中,当剧情陷入胶着或者情节进展不下去的时候,由升降梯一类的机关将扮演神祇的演员送到台上,以神在剧情中的伟力推动故事发展乃至扭转整个局面的一种艺术手法。

后来的艺术批评家们对这种由讨巧嫌疑的手法嗤之以鼻,这里姑且不多作讨论;但“神”的降临确实能唤起人的希望——不仅是剧中的主角,还有台下的观众。

古希腊戏剧中,突然降临拯救主角的神可不是随便挑一个拉上来就行:首先太重要的神不行,比方说宙斯和赫拉;然后有争议的神也不行,例如阿瑞斯、波塞冬这种;太浪或者太家里蹲的压根不关心这种事,赫菲斯托斯、阿尔忒弥斯、狄奥尼索斯都得去掉;于是最后就剩俩人:光神阿波罗、智慧女神雅典娜

但雅典娜在神话中出现的时候基本都是给建议和出点子古希腊点子王,所以实际阿波罗的出场次数几乎是爆满的——光明神+后来的太阳神buff加持,寓意拉满;然后作为希腊男神颜值天花板,形象满分——不找你找谁?




七丘的狼母 Sette Collis Mother Wolf

所以叙拉古剧情啥时候出啊?

狼母离巢前车之鉴,规矩不可逾越

海报要素:狼、双圆月

题目中的Sette Colli是意大利语,Sette是数词“七”,Colli的意思是“山坡”。这篇剧目的现实原型是罗马的建国神话:

  • 阿尔巴朗格的国王努米托雷被他的兄弟阿姆利乌斯篡夺了王位,而努米托雷的女儿西尔维娅与战神玛尔斯结合,生下了一对双胞胎:罗慕路斯与雷姆斯。阿姆利乌斯派出仆人去杀掉这两个孩子,但仆人出于同情或者是没有勇气,只是将装着双胞胎的篮子丢入台伯河;兄弟俩飘到一处沼泽岸上,被一只母狼哺育长大,随后才被好心人收养。长大后的罗慕路斯兄弟回到故乡杀死了阿姆利乌斯,帮助他们的外公重新登上了王位。

    完成这一切后,努米托雷将台伯河岸的七座山丘赠予他的两个外孙建立新城,此地也恰好是他们长大的地方。但在建立新城的地址问题上,罗慕路斯和雷姆斯起了分歧:沼泽位于两座山的中间,罗慕路斯希望把城建在帕拉蒂尼山上并命名它为罗马(Roma),但是雷姆斯想要把它建立在阿文提诺山(mons Aventinus)上,并命名它为Remoria。

    在之后的混战中,雷姆斯身死,罗慕路斯建立了罗马城;因为城池建立在七座山丘之上,也被称为七丘城。

叙拉古狼母的传说在《踏寻往昔之风》故事集“天空的故事”一章中借巫恋之口讲述过:

  • 故事中,狼母和她的六个孩子分别占领一座山头,但在争夺领地的过程中,其中一支落败于其他的兄弟,于是走投无路向狼母夺食,狼母不忍亲子相残,于是升天化为了月影,最终其他部族驱逐了祸首,立下规矩各自占领一座山丘,将剩下的一丘献给狼母——这便是叙拉古七丘城和七丘议会的起源。

当然,这个童话肯定有美化的成分在里面,根据瓦莱塔学会的分析,狼母更可能的结局是在斗争中身死。然而“死亡”是这件事的结果,中间的详细过程没有被提到,而这张剧目或许是我们揭开叙拉古历史真相的一条线索。

“狼母离巢前车之鉴”——这句话很有意思,因为在巫恋的故事中,是子嗣主动向狼母夺食,也就是狼母实际是被动的一方,那么“离巢”似乎就有些说不通了。

而这张剧目的效果是“非领袖敌人的移动速度-50%”——简单来说就是延缓了对面进攻的节奏;这里可能暗示了狼母并非死于拱卫自己领地,或者是被夺食的子嗣所杀,而是在试图劝阻六子停止相互残杀的过程中死去,至于是谁动的手,是有意还是无意则不好判断。

“前车之鉴”针对的是“狼母离巢”,这种说法的来源有两种可能:

  1. 从动物的本性来说,“离巢”代表了离开自己的核心势力范围,将己身暴露在危险中

  2. 叙拉古有七座山丘,但实际上最初参与相互厮杀的只有六座,三对三僵持不下才会出现征战不绝的局面,也就是说狼母一开始是出于中立的地位。

在奥斯塔的干员档案中有这样一段内容

众所周知,叙拉古这个国家的运转方式和所有其他国家都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在叙拉古,家族才是一切公共事务背后的存在...家族之间的交战几乎很少有官方出面制止,这样的生活应当确实不能算是正常。

从这里我们分析出叙拉古国家政治的两个特点:家族模式、官方中立制

“家族模式”,即叙拉古的势力团体是以“家族”这一形式组建起来的;家族有大有小,彼此间相互争斗,大家族掌控国家的核心,官方政府可能是由家族人员直接掌控,也可能是各大家族搭起的一个傀儡班子。

总之“家族模式”直接导致了“官方中立制”的产生,即叙拉古政府不能干涉家族之间的斗争

注意:不是“不愿”而是“不能”,因为“不愿”多少还有点主观意味,“不能”则是受制于某种外力。

叙拉古的实际情况根本就不是政府想不想干涉的问题:

  • 第七座山丘被某家族占领,代表旧有的秩序已经崩塌,七丘议会就算不是彻底毁灭也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 罗德岛上的两位鲁珀:德克萨斯和拉普兰德,她们的家族有很大可能已经被从叙拉古地图上彻底抹去——即使是最初的六大家族,也仅仅是将祸首流放而非摧毁整个部族。这暗示了叙拉古家族斗争已经逐渐失控,曾经被禁止的过激手段开始被滥用,侧面印证了整个国家正逐步滑向“礼崩乐坏”的局面

当然,叙拉古的情况要等鹰角出新剧情再看,让我们回到正题

这两个特点既是叙拉古成文或不成文的法律,也是“规矩”的体现。而当初立下这些“规矩”就是基于某人违反了它们才导致了恶性事件的发生——这个人不仅有被驱逐的祸首,还有狼母自己。

换句话说,狼母当初的行为就是如今叙拉古规矩的反面典型:她作为最大且唯一的中立方,放弃了自己的立场选择干预斗争“离巢”代表的不仅是狼母离开了自己的势力范围,还代表她抛弃了原本的中立地位;至于她这么做的原因,客观上是六子中的一支忽然衰弱,而主观上,可能是她选择回应子嗣的请求,也可能是身为人母的情感作祟而主动出手;然而不论是哪一种,结局是肯定的。

如今叙拉古的局面就是最初纷争时代的翻版:同族相残,礼崩乐坏;而叙拉古政府就是狼母,不同之处在于狼母尚有选择的自由,而现在的叙拉古却没有。




初晓 The Dawn

???

有一条光带从身后跑来,掠过城市喧嚣,跃向天与地的接缝。

忽然,整个大地抖掉清晨的恍惚,睁开双眸,现出露珠与亮光。

海报要素:云、山、湖?、鸟

鹰角你是不是非得在一堆考据品中整一个让我们满头问号啊?!!!

咳咳,发泄完了,现在让我们严肃一点

靠着评论区朋友的帮助,我们找到了剧目描述的出处——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中篇小说《草原》

原来有一道光带悄悄从后面拢过来,掠过车子和马儿,跑过去会合另一条光带。忽然,整个广阔的草原抖掉清晨的朦胧,现出微笑,闪着露珠的亮光。

很遗憾,对于小说《草原》本身,以及这段neta的内容进行任何的解读都是不具有权威性的,这算是契诃夫这位作家写作的特点——契诃夫强烈反对在作品中加以任何的意识形态或者政治教育意义。因此直到今天,很多中俄学者认为他写作《草原》是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这个说法是不太妥当的

当代学者认为《草原》只是单纯描写俄罗斯大地的风光,它的全部情节只是:一位神甫领着一个小男孩离开城市后走在无边的草原上,它对于景物描写看不出任何流派的痕迹,也不一定具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但事实上就像我在阿戈尔篇中说的:生活本身就是没有什么特定意义的东西,是由一系列渺小事件和偶然组成的。真正为生活中的大大小小赋予意义的是人,人塑造了生活,塑造了“故事”

所以各位要把这当作这篇剧目的内涵也无妨


这片大地充满了不公和苦难

但只有你自己才能决定它们到底有何意义


 


金羽兽 The Golden Fowlbeast

纯金羽兽纯金卵,纯金羽毛摆又摆,纯金幼崽嘎嘎嘎,纯金又与人何干?

海报要素:金蛋

“羽兽”就是泰拉世界对“鸟”的称呼,但具体是哪种鸟无法从中判断。


该剧目其实有双重致敬

“纯金羽兽”neta的是《格林童话》中的《金鹅》

《金鹅》的故事讲述了从前有一对夫妇,膝下有三个儿子,小儿子叫做“小傻瓜”,因此经常被两个哥哥和其他人取笑。有一回三兄弟先后出发到森林里去砍柴,每人身上都带了一大块蛋糕和一瓶葡萄酒;三人在途中都遇到了同一个老头,对方要求分给他一些食物,老大和老二都拒绝了,于是在砍树的时候老大砍伤了手臂,老二砍伤了腿,都只能回家去;只有最单纯的老三,将食物分给了老人,在他砍倒树的时候有一只纯金的大鹅飞了出来,老三抱着这只鹅到镇上去,中途发生了很多事,最终善良的老三因善举得到回报,得以迎娶公主当上国王。

但在这个故事里金鹅并不会下蛋,所以金卵其实另有出处

“金卵”即《金蛋》,具体出处难以考证,但古希腊时期的《伊索寓言》中已经有类似的故事,之后无论是欧洲民间散篇还是各种童话选集几乎都有“会生金蛋的鸡/鹅/鸭”这样的角色,故事大纲和“杀鸡取卵”基本一致。

而这些故事中只有蛋是金子做的,生蛋的禽类并没有特别之处。

但《金鹅》中,金鹅并没有实际用出,故事进展到后面包括老三在内的所有人似乎都将这只鹅遗忘了,故事的主题也是“善人有善报”;《金蛋》则旨在告诫人们不得贪图眼前小利,应知足常乐。

“纯金又与人何干”即糅合了二者:在真正的至善者眼中,纯金鹅并无意义;而对于常人,也应对鹅生下的金蛋保持平常心,切勿被贪婪驱使而因小失大。




摇篮曲 The lullaby

zzzzzz...嗯?

干净、舒适、安逸的梦境,从一首摇篮曲开始,一切都会变得更美好

海报要素:台灯、摊开的故事书、眼镜、弦月、风?

剧目名和描述文字都没有特别的地方,lullaby就是指“摇篮曲”

剧目海报上出现的台灯、眼镜、摊开的故事书等元素也没有特别的指向性,无法进行过多推测;而摇篮曲这一形式很久以前就出现在世界各地,除了节奏和曲风略有共通之处外,其他地方没有可供推测的点。

所以姑且认为这就是对“摇篮曲”这一类曲目的整体致敬

也有人认为这是鹰角的自我neta,即2020年11月2日塞壬唱片发布的第八章《怒号光明》伴生曲《Lullabye》没错,大白鹅关卡的背景乐

“Lullabye”在英语里不算是个特别正式的用法,比较多见于网络使用时,即在lullaby多打了一个e,属于不太规范但也无伤大雅的用法。但这里其实是俄语单词下方刀片入口

不过b站评论区有人认为这是故意的:lull平静+abye赎罪(v.)+bye再见


  • 题外话:Lullabye是我个人方舟EP排行榜上的第二名(第一名是Requiem),但论伤人程度我觉得它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就是因为太伤感的我不敢再多听几遍

    对音乐感兴趣的朋友,我这里强推“拿弓子的波塞冬”老师对此曲的分析: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671849868/

说回主题,你要问我有没有这种可能,我只能说不排除这个选项,但可能性不大

在Lullabye的歌词中出现了“В небесах одна”(月亮独自在天空高挂)、“Может это ветерок”(或许只是一阵风),而海报中这两个元素是对得上的。

但也仅限于此了,从剧情逻辑上分析,剧目本身和海报上的景象都和主线相去甚远

“没有人比舟游玩家更懂得刀自己——某不知名方舟玩家”



欢欣鼓舞 The Carnival

除了“好耶”我还能说什么呢?

庆祝吧,朋友!这等好事可不是天天都有。

海报要素:巨大的篝火、八芒星

Carnival即“嘉年华”或“狂欢节”,是欧洲民间的狂欢活动,已知现代狂欢节的最早雏形是起源自1294年的威尼斯狂欢节,《圣经》则将其解释为纪念耶稣基督拒绝魔鬼诱惑,在荒野中不吃不喝40天的斋戒节日。

但实际上Carnival这一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时期,古罗马时代的农神节也被认为是历史上狂欢节的前身之一。

该剧目的海报上有燃烧的巨大篝火,而火焰后的图案是八芒星

八角星的图案在各种文化中都有出现,最可靠的说法认为该图案源自古老的太阳崇拜。

苏美尔文明中原始八芒星是天神安努Anu的标志。安努是古巴比伦万神殿之首,与大气之神恩利尔、水神伊亚EA没错,就是你想的那个并列;祂的女儿就是金星女神伊斯塔伊什塔尔,所以伊什塔尔的符号是金星符的八芒星变体。

后来的古埃及太阳崇拜、琐罗亚德斯光明崇拜、犹太教、阿拉伯文化都继承了这个符号的使用。但在犹太教中八芒星的使用不是很频繁,犹太人更多使用六芒星,比方说以色列的国旗上

当然在基督教看来,六芒星就代表恶魔了

先前提到的古埃及狂欢节,正式名称是赫卜塞德节,又称“三十年节日”,是庆祝法老登基三十年的宗教节日古埃及法老同时是世俗王权和宗教神权的代言人

自古埃及第四王朝起(公元前2600年左右),法老被视为太阳神拉的子嗣兼代言人;赫卜塞德节的第一部分中就是法老向诸神献上祭品,而最受尊崇的拉神自然位列其中。

所以大概是这么个思路:

八芒星=太阳

|

古埃及太阳神拉

|

法老=太阳神之子=太阳神在凡间的化身

|

庆祝法老王权的节日融合为古罗马农神节演化为现代狂欢节


当然鹰角在设计的时候大概率是不会想这么多的

古埃及的部分对应的是萨尔贡,而《源石尘行动》中提到过,萨尔贡是几乎没有任何形式的宗教的,这里的人也没有死后世界的概念,所以这里比较可能就是拿了狂欢节的设定来用,之前的部分大家就看着玩玩,别太较真就是了。



好了,本次考据就到此为止

至此,“傀影与猩红孤钻”的全部内容已经考据完毕

感谢大家的观看

我们下次再见




投诉或建议
推荐文章
更多精彩内容
fgo 无抽号已过奥特祭31个高难!同时汇报一下账号进度!
不知还有多少玩家对我有点印象呢,距离上次正式发纪念贴已经过了2年多了。这2年多以来,我印象中是没有什么有挑战性的高难,直到这次奥特祭。看到31个高难列表的时候其实我是有心理准备的,但是没料到居然会有2期锁卡高难。不锁卡的闪闪祭和弓凛祭高难之前都通关过,box更深的现在再通一遍难度也不算很高,重点还是冷饭热炒的两期锁船旧高难。这里首先要感谢一下削哥哥的攻略,让我快速回忆起了闪闪祭和弓凛祭的高难攻略方法,也告诉了我兆线圈级的锁卡高难低配攻略方式(BV1E24y1u7KZ)。这里先来简单回忆一下上述高难的攻略流
原神:层岩舅发话了!4.0黄豆姐技能模组曝光!『3.7beta』草猫技能模组及命座速看
苏蒂娜(soutine)『技能模组曝光』根据舅舅透露的黄豆姐——苏蒂娜(soutine)模组来看,无疑是一位4.0的大C级别角色!角色为水属性单手剑成女,专武为爆伤专武e技能点按对敌人造成击飞效果并为其附加名为【赏金】的debuff,长按则是造成击飞的同时对有debuff的敌人产生牵引,俗称聚怪q大招是唤起大海并召唤海盗船,向敌人发起冲锋目前看来角色设计中规中矩,就看大招好不好看了,可别又是经典右手运镜模板,太工业化了草猫技能模组e的长短按不影响盾的生成,但是影响生成物(快递盒)猫的攻击形式。C1 C4
大批枫丹角色迎来巨变,建模重做!绫人立绘引热议,3.6前瞻来了
“原神”大批枫丹角色迎来巨变,建模重做!绫人立绘引热议,3.6前瞻来了!各位旅行者们好呀,一起来看看今天的前瞻消息吧!首先是有关3.6,卡池安排基本已公开,对于这次的卡池,舅舅们的消息都没有互冲的,所以就是上半纳妮,下半白甘,而且这次会送的4星角色并不是坎蒂丝,而是珐露珊,其实想想也是,3.6送个一点用没有的坎蒂丝,mhy不会这么蠢吧?反正距离前瞻直播还有四天,大家再耐心等等。TC舅舅刚刚证实了,枫丹众多新角色将面临着形象重做,出于先前枫丹10位新角色泄露造成的影响,主要是角色设计并没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