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呢
意思:举止奇特
骑呢,应为骑篱蝈。骑篱蝈是一种经常在篱笆顶栖息的蛙类,腰长到曲,背部有黑斑点,咀阔眼突,样貌奇丑。1933年出版的孔仲南所著的《广东俗语考》卷十六中有述:“蝈,读若拐,蛙别名。色青小形而长腰,即骑篱蝈也,因其好骑篱,故名”。因“蝈”音读“怪”,所以广府人将其称之为“骑呢怪”,并以此形容衣着打扮突兀或不得体,又或指举止笨拙、性格古怪的人。
好牛使崩鼻
意思:冇得休息,操劳过度
牛是昔日乡间的主要劳动力,能拉车,能耕田。为了控制牛只,主人会在牛只的鼻骨处穿一个洞,扣上一个铁环(俗称“牛鼻圈”),然后用绳傍上,方便将牛只拉来拉去。如果牛只太累,不肯移动时,仍然勉强地用力拉,拉得多可能会将牛鼻拉崩。因此广府人就将“好牛使崩鼻”比喻为人虽然勤劳,但也要让他休息一下,避免操劳过度。
牛死送牛丧
意思:双重损失 或 求之心安
牛是用来耕田的,是农民家中的财产,牛一旦死去,不但失去财产和生财工具,还要将牛殓葬,再花一笔金钱。所以广府人就将“牛死送牛丧”比喻为因某事而造成双重损失。
除了造成双重损失可以用此话形容外,有时候因为一种损失而解决了前一种损失,也可以用“牛死送牛丧”来比喻。
坐定粒六
意思:绝对有把握
以前骰子是很多种赌.博的工具,其中有一种赌.博叫做“掷牛六”,即各自掷一粒骰子,然后看看谁的点数大。骰子有六面,每面都有一个点数,由一至六,最大是六,如果掷得六点,当然有赢冇输。所以后来广府人就将“坐定粒六”比喻为做某事有绝对把握。
依捞七
意思:一定得 或 不顾一切地去做
昔日,农村开赌,以麻将、天九牌为主。天九牌有种玩法叫“密十”,即每人取两只牌,以加起来的点数最大者为胜。由于中国传统不喜欢“尽数”,所以十点反而是最小,最大的则是九。这也是暗合九数至尊的道理。“捞”的意思是“捞埋”,即“夹合”。如果取到的第一张牌点数是二,另一张牌最好“捞”什么?当然是七点。夹合起来刚刚九点,必胜。故此便有了“二捞七”的说法,后来又发展出谐音“依捞七”。
走鸡
意思:错过
“鸡”就是赌.博所用的骰子。有种赌.博方式是把一粒骰子掷放碗中,直至骰子停止转动,再看其顶的点数来决定胜负。有时候如果掷得太大力,骰子会跳出碗外这叫“走鸡”,而掷出来的数字便不算数,要重新再掷,久而久之,“走鸡”就演变成了错过的意思了。
油炸蟹
意思:横冲直撞,不顾别人。
蟹有两只爪螯,当螯碰到一些硬物时,爪螯就会缩回。以前广府街头有一种小食,就是将整只蟹沾上浆,然后放入滚油镬中炸熟后进食。这种食品名为“油炸蟹”。由于蟹炸熟后,爪螯均伸直,不会缩回,所以后来广府人就以“油炸蟹”来形容一些人走在路上横冲直撞,碰到人也不会退让。
另外有句俗语形容人做事冇心冇力,称之为“软脚蟹”。
冬前腊鸭----只攋只
(歇后语)
每年冬至前后是腊鸭上市之时,由于材料、时间、制作手工的差别,这些腊鸭有好有次,油润香气也不一,立冬以后北风增强,那时候腌制的为好,而立冬前腌制的就稍差些。但有些店铺为了赶在立冬后有较多的货源上市,于是在立冬前就腌制。
而广府人喜欢食腊鸭,一到年底冬至后就会到市场买腊鸭享用,而且会一对一对的买。为了能增加销量,把冬前的腊鸭卖出去。店铺就把一只立冬后的腊鸭和一只立冬前的腊鸭搭配一起销售,一只肥的搭一只瘦的,一只大的搭一只小的,这就是“冬前腊鸭----只揦只”的由来。
由此引申的意义一般是指两个性格或者外型有差异的人走在一起,尤其是指夫妻,还暗喻有互补的意思。
醉猫
意思:醉后失仪
醉猫其实是一种植物,名为“猫薄荷”,原名“樟脑草”。据说猫食此草后会产生幻觉,状似醉酒,因而得名。后来人们则以“醉猫”比喻醉后举动失常的人。
食屎食着豆
意思:好彩 或 因祸得福
在日军侵华时期,我国粮食短缺。好多人只能靠野菜、木薯等维生。后来有人发现,日军的军马是食豆类植物的,有时候这些豆类未曾完全消化,就会被排泄出来,有人就在军马的马屎中找寻这些未曾消化的豆来充饥,于是就出现了这句充满辛酸的俗语。